除此外,還有一道人白發白須、拄一彎彎曲曲九尺長的鳩頭拐杖、頭額長而向前隆起,為日后南極長生大帝的南極仙翁,修為僅次于燃燈,已臻太乙金仙之列。
另有十二位金仙修為的道人,乃是九仙山桃園洞廣成子,太華山云霄洞赤精子,二仙山麻姑洞黃龍真人,夾龍山飛云洞懼留孫,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崆峒山元陽洞靈寶**師,五龍山云霄洞文殊廣法天尊,九宮山白鶴洞普賢真人,普陀山落伽洞慈航道人,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金庭山玉屋洞道行天尊,青峰山紫陽洞清虛道德真君。
日后元始天尊建立闡教,十二人被稱為闡教十二金仙。
除此外,另有一福德金仙,乃終南山玉柱洞云中子,乃是道祖合道之時,功德金光灑落祥云通靈而生,根基不凡,不惹紅塵,不遭劫數,與眾人不同。
元始通天雖為兄弟,又是一師所傳,在收徒一時上卻是大相徑庭,通天道人以為,道祖于混沌之中講道,雖設有磨難,卻也不拘一格,大開方便之門,傳到三千大能,并未局限于資質跟腳。
自己蒙受道祖恩惠,理應廣大玄門,有教無類,廣納賢才,同樣收下多寶道人、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趙公明、云霄、碧霄、瓊宵兄妹等內外門八大弟子,以及烏云仙、金箍仙、金光仙、虬首仙、靈牙仙、羽翼仙、長耳定光仙等隨侍七仙,另有一種記名弟子,數以千計,數量之多,直接將昆侖山這等清凈祖庭,變得熱火朝天,紛擾不休。
兄弟二人收徒理念的不同,便是日后二人所立大教的根源。
元始天尊認為天地之道,在乎順應天數,闡述天機,順天而行,重跟腳機緣,道行福緣,認為修行一道,天資福緣最為重要,日后才會因此立下闡教,闡者,明也,為闡明大道之教。
通天教主卻認為,天道不全,尚且有缺,眾生只取一線生機,自有得道之機,日后所創截教,取的就是“截”一線生機和機緣。所以選徒問題上幾乎走的亦是這條道路,布道四方,于萬中去一,總會有出類拔萃之人。
正因二人理念不同,日后大教截然相反,也為日后三清分家,乃至禍起蕭墻埋下伏筆。
此為天數,便無旁人算計,也無可奈何,皆因天道至公,三清一體只會有損天道,使天下眾生無有出頭之日,昆侖祖庭,也承載不了三位圣人的福澤,分道揚鑣,各行其道,乃是必然。
除了盤古三清浩浩蕩蕩,在洪荒天地掀起一陣熱潮之外,剩下三位未來圣人,雖然不如,卻也不弱。
女媧娘娘不立大教,不收門人,可她乃是妖族媧皇,有這么一位未來圣人,妖族也是氣運大漲,娘娘聲勢,甚至一時超越帝俊太一。
接引準提也趁此機會,廣收門徒,雖說西方貧瘠,到底有未來圣人這么一座招牌,兩位未來圣人不辭勞苦,禮賢下士,四處奔走之下,倒還真的收了藥師、彌勒、金蟬子幾個資質不差的徒弟,雖比不上東方俊杰,卻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之輩,日后也有了不少成就。
除卻六位未來圣人之外,還有一個人,同樣是洪荒眾生關注的焦點,那便是得到了最后一道鴻蒙紫氣,連分寶都沒有參與的紅云老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