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金剛藏菩薩隕落,慶元道人云路一擺卻是直奔商營而回,行至轅門處只見那聞太師早就站立在轅門外等著自己,滿臉笑意,眼眸之中更是蘊含著無限的驚喜之意。
聞太師快步上前,雙手抱拳,喜道:“道友果然不凡,始一出手便將那金剛藏菩薩擊敗,揚我軍之威,此乃大喜也!今日聞仲略備薄酒,為道友接風洗塵,聊表心中欣喜。”
慶元道人笑道道:“聞太師客氣了,貧道下山,本就是相助道友而來,道友切勿如此客氣。”
聞仲聽罷,心中更是高興。
當天夜晚,便在這營帳內舉行了一次小小的慶功會,期間聞仲以及其帳下的將領頻頻向慶元道人敬酒。
就在商營這邊觥籌交錯,宴飲取樂之時,東伯候壽陽城內,卻是一片縞素,東伯候姜桓楚更是面色凄凄,悲涼不已。
忽然,金光閃爍,祥云朵朵,一尊菩薩顯化身形,身呈寶色,頂戴五佛冠,右手屈臂持寶慧劍,寶慧劍緣有種種色光焰;左手置于腰側,握拳持寶蓮,寶蓮上有如意寶珠;坐于寶蓮花上。頂上有如意珠,作紫金色。若見如意珠,即見天冠。此天冠中有三十五佛像現。如意珠有十方佛像現。
姜桓楚一件來人,頓時欣喜若狂,卻是認出來人身份,乃是佛門大能,虛空藏菩薩,見狀連忙上前行禮。
“姜桓楚見過菩薩。”
“君侯不必多禮。”虛空藏菩薩見狀還禮道。
“菩薩,菩薩要為金剛藏菩薩報仇啊。“姜桓楚頓時唉聲嘆道,將金剛藏菩薩之死一一說來。
虛空藏菩薩聞言道:“此事我佛大日如來已經知曉,特許貧僧下界,相助君侯,君侯且放心,有貧僧在,壽陽無礙。“
姜桓楚聞言心中大定,連忙命人擺下齋菜,款待虛空藏菩薩。
卻說這一夜,壽陽城之中,只見一股沖天黃氣,噴薄涌出,覆蓋整個日照城,梵音檀唱,異香細細,金燈貝葉浮沉云海之間,無數菩薩、金才、羅漢虛影留駐虛空,雙手合十,大念經文,聲浪滾滾。
城中家家焚香,一時之間佛門信眾陡增,那股誦經之聲毫不停歇。朝商朝營寨席卷而來,一部分人已經被靡靡音潮盅惑,欲要棄械投降。從此男耕女織,安家樂業,不再殺伐。
且聞,第二天金烏初生,朝霞布滿整個天地間,那姜桓楚早早便在這轅門外叫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