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漢之國第696章真神器也
宿州位于汴河岸邊,為交通要沖,兵家必爭之地。徐文搶回來的火炮,便運到這里。
完顏昌本來駐于宿遷,山東路最南邊的地盤。戰時走泗水,奪楚州,進入運河。借助運河,到揚州,臨長江。如果攻下潤州,繼續沿運河南下,攻臨安府。是從長江以北進攻宋朝最便捷的道路,直插要害。
但火炮是陸戰利器,這個年代在水路上可沒辦法應用。而淮東水網密布,用馬拉的大炮機動不便,會影響全軍的進攻速度。完顏昌便從宿遷東來,進駐宿州。戰時走濠州進攻廬州,走陸路南下。
校場里,一個親兵削好一個梨子,遞給完顏昌。
完顏昌接過梨子,咬了一口,酥脆多汁。不由贊道“都傳碭山好酥梨,果然名不虛傳這梨子經常吃一個,也是人間樂事河北也產梨子,卻沒有這么多汁水。”
親兵道“現在正是吃梨子的季節,碭山縣里送了幾擔來。”
完顏昌道“那里的地方官,倒是個會做事的。”
此時碭山縣屬單州,山東路治下,是完顏昌的根本之地。
這一帶的州縣劃分對于后世的人來說很是別扭,與后來的地市行政區有很大不同。最典型的如徐州,從唐時天下分道時就屬于河南道,到了宋屬于京東路,偽齊時屬于山東路,金朝也屬于山東路。到了元朝的時候,才改屬河南江北行省,明朝時則屬于南直隸,清朝把江南省分為江蘇和安徽二省,屬于江蘇省。初建國的時候,徐州歸山東省管了幾年,后隸江蘇省。徐州人說徐州本來就是江蘇地盤是不對的,不說江蘇省出現得晚,在歷史上很長的時間,徐州的區劃是隨著山東省變的。
說起中國行政區劃的劃分,除了人口、經濟因素,還有兩條是一定要被提起來的,即山川形便和犬牙交錯。必須要說明的是,元朝之前的漢人王朝,主要依據的是山川形便。如江南一帶,分為淮南路、江南路和兩浙路,漢中屬于四川的四路之一,基本按照地理劃分。蒙古人入主中原,為了防止漢人自立,才大規模使用犬牙交錯。把漢中劃給了陜西,清朝時江南分為兩省時故意東西分開,而不是南北分開。江蘇著名的十三太保,便是因為清朝故意這樣劃分造成,而不是中國政權一向如此。
一切準備妥當,徐文和賀凝兩人到完顏昌面前稟報。
完顏昌斜眼看著賀凝,道“徐文孛堇到黃州,輕松把火炮、匠人、圖樣一起取來。偏你沒用,在路上把所有匠人都殺了。若不是如此,今日何必如此麻煩”
賀凝只是叉手,不敢搭話。
能怎么說前邊徐文趕路太急,軍隊處于崩潰的邊緣。好死不死,交到自己手上,這支軍隊屠了寨子,連匠人一起殺了。當時的情況,不要說自己不在現場,在又能怎么樣完顏昌老于軍伍,會不知道這種情況只是徐文是完顏昌派去的,現在要奪賀凝的功勞,賀凝有苦說出來。
徐文道“郎君,雖然工匠都被殺了,好在還剩幾個宋軍的炮手,能指導我們用炮。都說火炮威力巨大,今日試射一炮,看看到底如何。宋軍試炮,大多都是試射木頭做的人偶。我們來不及,就找了些大木代替。”
完顏昌道“有人說火炮能一炮糜爛數里,我偏不信今天就看看,威力到底如何”
徐文點了點頭,拿了一支哨子出來,又舉起了一枝小旗。對完顏昌道“王宵獵軍中與其他軍隊不同,除了金鼓旗幟外,還廣泛使用這種旗和哨子。我這里離火炮距離遠,但只一揮小旗,炮手就知道要點火。”
完顏昌道“火炮是種新東西,自然有新旗鼓。你揮一揮旗子,放一炮看看。”
徐文稱喏。拿起小旗放到頭頂,搖了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