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炮兵看見,也拿起一面小旗子,搖了三下。
徐文看見,手中小旗勐地揮下。炮兵的旗放在胸前,貌似向徐文行禮。
一邊的炮手拿起燒紅的火條,湊到引線那里。就見引信冒煙,迅速向前燒去。
隨著驚天動地的響聲,硝煙冒起,一發鐵彈向前飛去。看起來不快,實際迅速就到面前。
完顏昌雖老于軍伍,卻第一次聽到這么大的聲音,不由目瞪口呆。就看著鐵彈飛到前一里外的木頭那里,連砸斷五六根大木,才砸在地面上。
怔怔看著前方,過了好一會,完顏昌才道“這一炮過去,砸得準了,幾十人的軍陣就廢了戰場之上,有如此神器,敵人還怎么列陣果然是神器”
徐文道“不瞞郎君,這一路上我們趕得急,也是第一次見到發炮。沒想到威力如斯”
完顏昌起身,快步走到大木旁邊,仔細查看被砸斷的大木。看了一遍,才道“戰場上的軍陣,一般排,最多也不過十排。這一炮打來,恰好把一個軍陣打穿。直娘賊,碰到這種戰場上殺人的利器,拔離速死得不冤”
歷史上從出現實用的火炮,到火炮發展到現在王宵獵軍中的樣子,用了數百年的時間。數百年里,進攻方和防守方互相適應,到拿破侖時依然造成巨大的振動。現在如果地理條件合適,碰到王宵獵的軍隊基本沒有活路。只是中國版圖大,地理復雜,火炮會經常趕不上軍隊的機動速度,限制了火炮的使用而已。
不過使用這種火炮,對軍隊的要求也高。炮手不只是裝填火藥,會點火,還要會瞄準,可以打得很準。而火炮的瞄準,是需要一定的數學知識的。
軍隊的指揮更加細膩,以前的金鼓是遠遠不夠的。便如旗子,實際上王宵獵軍中有火炮專用的旗語。戰場上從指揮官那里,只用很短的時間,就可以傳遞到炮手的位置,并不需要傳令兵傳令。
三四年的時間,王宵獵對軍隊的改革已經基本完成,軍隊脫胎換骨。最大的變化,是對營以下的指揮。帥旗不再簡單地只是指揮進攻、停止、后退,有了旗語。號角不再只是進攻的信號,改成了軍號,有更多的變化。軍中還多了哨子,用于晚上的指揮。
作為統制,在戰場上可以精確地指揮到每一個都,大多數時候不需要傳令兵傳遞命令。基本上,由統制在現場指揮,可以讓每一個都發揮作用。實際效果,相當于人數多了兩三倍。
王宵獵仔細研究過宋軍的戰例。除了經常崩潰外,還有一個常見的毛病,在戰場上經常大部分人不參戰,就在一邊看著。參戰軍隊失敗了,他們跟著逃跑。只有參戰部隊勝利了,才會一擁而上。
除了中下層將領作戰決心不堅決,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指揮手段落后。
宋朝一再強調,將要專權。是守是戰,必須要有統兵官的命令。而在真實的戰場上,指揮手段做不到,就變成主將帶人死戰,大部分的兵力旁觀。主將出了意外,或死或逃,全軍潰逃。
中國從戰國時代起,一直到秦漢,都經常組織數十萬人的大戰。這樣的大戰,需要細膩的指揮,比后世宋朝之后的軍隊復雜得多。從晚唐時代起,這種能力就漸漸沒有了。
晚清列強進攻,開始編練新式軍隊,一切制度和指揮方式都從西方學來。而中國數千年的傳統,和由此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全部拋棄。不是傳統沒有價值,而是因為在之前清朝軍隊就拋棄了。
軍事是科學,必須用科學的辦法。科學地動員,科學地訓練,科學地管理,科學地指揮,用科學的辦法來處理軍隊的事務。而不是用一句以文制武,就以為自己知道了宋朝軍事不行的秘密。這樣論述,就侮辱人的智商了。
講真,最近一直用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安卓蘋果均可。,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