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道“我是南邊平夷縣棗林人,姓高。也是到石州來賣羊。”
雷燦點了點頭。突然抬起頭來,問道“姓高莫不是高防御的后人”
那人興奮地連連點頭“正是,正是。在下高起南,是高家后人。想不到還有人記得我們高家,真是難得”
雷燦道“哥哥現在以什么為生”
高起南道“家里留下了幾十頃地,種地為生。不過這里的土地貧瘠,產不了多少糧食。閑時山里放羊,好歹貼補家用。聽說石州羊貴,我巴巴趕了幾十只,來這里賣了換錢。”
雷燦點了點頭。道“一會我買了酒菜,晚上飲兩杯。高家后人淪落如此,真叫人唏噓”
金明李家、綏州高家也是跟府州折家、麟州楊家一樣的邊疆將門,只是不如后兩家知名。真宗時候,綏州歸西夏所有,高家子弟遷往石州、隰州安置。之后只有高繼升知石州,高家就慢慢沒落了。
青澗李家是在宋筑青澗城之后發跡,是后起之秀。雷燦見曾經掌管此地的高家沒落至此,心有感慨。
州衙里,王宵獵把公文放下,使勁揉著額頭。
這些公文是姜敏到石州后收集的周圍勢力的情況。石州向北的黃河兩岸蕃漢雜居,不管是西夏還是宋朝,都習慣使用蕃族首領為官,由此形成很多世襲家族。最有名的當然是府州折家,慢慢沒落了的麟州楊家,以及豐州王家。在黃河對岸,則是青澗李家、金明李家、綏州高家等。他們的族人分布很廣,加上附屬的部族,實力非常可觀。
王宵獵很討厭地方勢力,不想給他們地方的統冶權。但這一帶,實際情況又不同,需要好好想一想。
汪若海進來,道“我才剛到物資存放的地方,宣撫因何喚我回來”
王宵獵道“今天來了一個人,說是綏德李世輔的親信。帶話說,過兩天撒離喝會到綏德,他欲綁了撒離喝給們個禮物。此事非小,喚參謀回來商議一下。”
汪若海大吃一驚“有這等事李世輔綏德駐軍首領李永奇的兒子,多立戰功,算一時名將。他們父子是金軍攻破延安府后被迫降金,心懷故朝也是有的。”
王宵獵道“這種事不是亂說的。李世輔這么說,就很可能這么做。撒離喝一旦被擒,陜西金軍群龍無首,形勢可就不一樣了。那個時候我們的進攻方向就一定是關中,不是河東了。”
汪若海道“宣撫說的對。”
王宵獵靠在椅子上,有些感慨地道“到底怎么打,其實以前我也說不好。按照常理來說,我們占據的地理位置是中原,又奪了陜州,應該先打陜西。但是打陜西,有兩點讓我放心不下。一是張樞密。講一句實話,張樞密雖然愛國之心不必懷疑,但有些志大才疏,而且作戰的方式與我們相差太多。對于軍隊,其看法也與我們不同。一旦我們受其轄制,非常不方便。再一個,就是占領陜西之后,與夏國接壤。為防備夏國,需要大量軍隊,分散了兵力。不打陜西向東打,一是后方陜西可能出兵,受到夾擊。再一個偽齊是金軍的緩沖區,我們兵力不占優勢的時候,沒有必要搬掉這個緩沖區。所以進攻方向我選河東,哪怕兵力不足,我寧愿等一等。”
汪若海想了想,道“宣撫想的是對的。”
王宵獵嘆了口氣“但我知道,最合理的進攻方向,應該是陜西。雖然我沒有猶豫過,但下意識里一直是這么準備的。河東方向,一直就是兩個師的軍隊。后面雖然加了姜敏的一個師,卻駐在石州,可以兼顧黃河對面。現在張樞密被召回朝,不必顧忌他了。而最重要的防備夏國,有了李輔國這樣一些人,也沒那么可怕。本朝與夏國之間東邊隔著橫山,西邊則是七百里瀚海,哪里是那么容易逾越的”
汪若海慢慢坐下來,正色道“宣撫能想清楚,是最好的”
王宵獵看著汪若海的眼睛,道“所以要召你回來,還有王書記,我們三人一起好好商量一下。這場仗到底應該怎么打,向哪里打,注意什么,一切討論清楚所謂一人計短,二人計長,這種事情不是一個人能想明白的,需要集合眾人的智慧。甚至我們討論之后,要集合師一級的官員進行討論。總要討論出一個合理的方案才行。”,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