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宵獵治下,不許官員與商人等相互宴請。偶爾一次兩次沒有什么,次數稍微一多,就必須要說清楚,而且會受到懲罰。但是衙門有公使錢,由官員使用,相當寬松。
宜春園宴請張棣,便是用的公使錢,并不需要莫員外跟來付帳。
上了二樓,剛剛坐下,知縣曹玉萍和主簿楊凱就到了。張棣與眾人見禮,分賓主落座。
楊凱點了過茶,幾個人坐著閑聊。無非是問張棣采風院是干什么的,他們這些官員出來待遇如何,諸般種種。
不一會酒菜上來,曹玉萍舉起酒杯來道“張官人到鄙縣許多日子了,一直未給你接風洗塵,甚是慚愧。來,滿飲了這一杯,我們陪個不是。”
眾人喝了一杯,放下杯子吃菜。
過了一會,曹玉萍舉起杯子,剛要說話,就聽見樓梯響。
一個吏人急急跑來,對曹玉萍道“知縣相公,洛陽城里來人了聽說是宣撫司干辦,帶了不少人到新安縣,有事公干如今已在十里之外,知縣快快相迎。”
曹玉萍放下酒杯,面帶不悅。不過宣撫司來人了,他也不敢怠慢。對張棣拱手“宣撫司來人,我們幾個要出城迎接,不能陪官人了。過些日子,有時間了再請官人。”
張棣道“既是宣撫司來人,我是不是也去”
曹玉萍一擺手“不必了。你是在我們縣采風,又不是在縣衙做事,何必理這些俗事”
說完,帶著主簿和縣尉兩人離去。
張棣怔怔看著幾人的背影,怔了一會。酒菜已經點了,又不能退掉,干脆坐下繼續享用。
回縣衙換了公服,曹玉萍與縣尉主簿出了城門。
王宵獵規定了官員迎接的規矩,不管來的官員官大官小,都在城門迎接,不再迎出十里長亭。就是王宵獵自己出巡也是一樣,沒有例外。
曹玉萍幾人站在城門外的大柳樹下,眼巴巴地望著洛陽來的路。不多時,就見人喧馬嘶,使者已經到了。
幾人急忙迎上前。見到兩人行在馬隊前面,急忙上前行禮。
賀絪翻身下馬,看了看幾個人。道“在下宣撫司干辦公事賀絪,曹知縣應該認識。這一位是河南府簽判陳郁,平日里打交道的。我二人奉宣撫之命來新安縣,理些雜事。”
曹玉萍道“不知什么雜事”
賀絪道“前些日子采風官員張棣,寫了一個故事,據說是是新安縣的事情為本。說是有一個莫員外,與官府相勾結,在縣里只手遮天。宣撫看了之后極為震怒,命我們來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