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發多少錢”李彥仙看汪若海的樣子,就知道數字不小。
汪若海道“內鄉以南,每個工六十文。內鄉到欒川,每個工八十文。欒川到盧氏,每工百文。平均就算八十文,一共有三萬五千民夫,經略,不是小數字。一天時間,僅發工錢就要兩千八百足貫,一個月要近八萬五千貫打上半年,要五十多萬中貫呢。更不要說,這些民夫我們要管他吃,管他喝,還要管他柴炭烤火,花錢太多了”
王宵獵道“這還沒有算運的糧草要多少錢。加上軍中的花銷,半年就要近百萬貫。經略,經過了戰事,陜州、虢州周圍人丁稀少,地方上收不到糧草。想守虢州,我守不起啊”
李彥仙聽了,不由愣在那里。過了一會才道“官府征調民夫,是理所當然之事。何必給錢”
王宵獵搖了搖頭“為了一座虢州城,讓我得罪治下的百姓,失去民心,怎么可以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沒有百姓支持,錢糧從何而來”
李彥仙想了一會,頹然道“如此說來,虢州還是守不住”
王宵獵道“富平一敗,失了關中,虢州就沒有了根基。金軍大舉來攻,只能撤走,不能夠在那里與金軍相持。若是金軍退走,虢州兵少,倒是可以進攻。說到底,虢州成了與金軍對峙的前線,不能做根基。這是由金軍與本朝的國力決定,不能強求。守盧氏縣,只要兩三千兵,就如銅墻鐵壁。守虢州,沒有一兩萬人,如何守得住若一兩萬兵,金軍圍住,幾個月就餓死了。”
汪若海道“時勢如此,我們只能順勢而為。此次進攻,若能攻下虢州,也不能久守。最好是吸引兀術回援,我們選好地點,痛擊兀術一下,撤回盧氏。”
李彥仙看著地圖,道“若要伏擊金軍,最好在石壕鎮一帶。那里地形險要,易守難攻。”
王宵獵道“不要離虢州太遠。要方便我們一擊得好,快速撤回。數萬人的糧草,離虢州太遠著實不好運輸。陜州、虢州一帶,屢經大戰,百姓不起軍食了。”
汪若海在地圖上看了一會,道“此事還是占領虢州之后才定吧。總而言之,此戰的方略,是糧草積攢得夠了,快速出擊,迅速占領虢州城。如果兀術回援,則選有利地形與其戰上一場。不能夠在虢州待得太久,最好在上元節之前撤回盧氏縣。”
李彥仙點了點頭“好吧。不能夠重奪虢州,只能守盧氏,著實有些憋屈我守陜州數年,一年之內先丟陜州,再丟虢州,心中著實意難平”
王宵獵道“經略,戰爭不能夠意氣用事。現在金軍占上風,四處出擊,這是大勢。我們只能夠在這大勢之下,盡可能地頑強抵抗,給金軍造成損失。過上幾年,等金軍的攻勢減弱,我們大軍練成,再進行反攻。在此之前,免不了過得憋屈。”
李彥仙看著地圖,有些無奈地道“我們真能練出大軍,與金軍決戰”
王宵獵道“一定能的。金軍勢大的時候,渤海人、契丹人,甚至是漢人,許多趨炎附勢,做了金人的走狗。只要我們的軍隊能戰勝金軍,這些軍隊就會變化,改為與金人為敵。本朝勢力強了,能夠正面戰勝金軍了,只會越打越強。金軍只要輸上幾仗,勢力會越來越弱。這一強一弱的變化,會讓戰爭出乎人們的意料之外。這一天,不會太遠”
見王宵獵說得斬釘截鐵,李彥仙點了點頭。王宵獵說的不錯,常理來說,應該是這樣的進程。只要宋軍越打越強,保持頑強的斗志,金軍就不那么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