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中的公文,王宵獵的眼睛有些濕潤。
公文是薛成送來的。以李宋臣的名義,晉中晉南數十大小義軍首領聯署,愿聽從號令,配合薛成與金軍作戰。里面措辭懇切,表達了血戰到底的決心。
站起身來,王宵獵道“靖康以來,金虜攻略兩河,無數義軍揭竿而起。許多人身死魂滅,以生命為代價,與金軍奮戰。還有一些人,堅持不住,不得不渡過大河,如金均房的王彥等部。還有一些人堅守故土,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與金軍戰斗。這些人不容易。豈能辜負了他們”
汪若海道“我看文書上,這些義軍數量不少,人數眾多。若是能組織得當,必有大用”
王宵獵搖了搖頭“義軍不經過訓練,很難適應兩軍對陣的情形。看著數量多,讓他們遲滯金軍的行動,或作為向導,當然有大用處。但若是擺開陣勢,大部分軍隊的戰斗力會讓人失望的。這不是義軍的錯,他們就面臨這樣的戰斗,只能成這樣的軍隊。如果經過訓練,補齊裝備,那又是另一回事了。你發文告訴薛成,與金軍的正面戰斗,要以他的軍隊為主。讓義軍刺探敵情,擾亂敵軍。還有,趁著現在關中空虛,送些錢帛糧草給他們。讓他們再堅持幾年,吃幾年苦。等朝廷大軍反攻的時候,還有大用。”
汪若海稱是。
李彥仙道“兩年多前婁宿肆虐陜西,攻破了鄜延路,許多義軍就失去了朝廷的聯系。我軍中的許多將領,便是那個時候渡過大河來投的。”
王宵獵嘆了口氣“敵后的義軍難啊。沒有外邊的力量支持,很難形成穩固的根據地。而沒有根據地,就很難發展。發展不起來,還時時面對金人的圍剿,這種日子堅持下來豈是易事”
說完,王宵獵在屋子里來回踱了幾步。道“告訴薛成,把從絳州南下的道路查探清楚,最好留下可靠的聯系人員。此戰過后,我們也不能斷了跟他們的聯系。必要時給些幫助。”
汪若海稱諾。
兩宋之交北方義軍如此艱難,與趙構的關系很大。在趙構眼里,除非一些特殊時期,這些義軍更多是賊的身份。寧可向金軍投降,趙構也不愿給義軍任何支持。
面對金軍入侵,正面戰場與敵后義軍應該相輔相成,各是戰爭的一部分。正面戰場順利,敵后的義軍就大發展,給正面戰場更多助力。如果正面戰場一潰千里,敵后義軍就更加艱難。
李彥仙在陜州的時候,河東路南部義軍可以得到支持。李彥仙困難,這些義軍就很難支撐。
金軍的兵力,很難做到對河東河北的有效占領。便如河東路,金軍大軍進攻陜西,就只剩下完顏很術可的約一萬人的軍隊。河東路的大部州郡,金軍僅是羈縻而已。河北路也是如此,大軍一出,后邊大多數地方都是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