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開車小心,叔叔再見!”
清脆的童聲,在205國道旁響起。
一輛載著原木的五十鈴大貨車,柴油機發動,噴氣口冒出一陣青煙,朝著遠處行駛而去。
“一路順風!”
陸葉站在路邊又喊了一聲,才收回了揮舞的手臂,扇了扇面前被五十鈴貨車卷動起的黃塵,轉身下了國道,走到了不遠處的一片稻田空地上。
秋收早過,國道兩旁的田間,剩下的多是鐮刀割過稻草后留下的密密麻麻根莖硬茬。陸葉之前已經過來用旁邊拉來的干稻草,燒出了一塊硬實的黑灰地面。
地面上擺著一個半舊塑料外殼的暖水瓶,正是前面陸葉在家里燒水裝滿的,伸手提溜了一下,暖水瓶里的開水已經空了。
“下次應該在這里搭個灶臺,然后拎水過來燒。”
叭叭——
就在陸葉放下暖水瓶,一陣刺耳的汽車喇叭聲在205國道的路面上響起,一輛4圓燈的是三棱大貨車停了下來。
“嗨,伢子,有熱水?”
駕駛座上探出了一個胡子拉碴的中年人,手里舉著一個保溫杯,指了著一塊立在路邊的田埂上的木板,用帶著極重口音的普通話問道。
陸葉聽不出對方的口音是哪里人,只是張開雙臂擺了擺,大聲回答:“沒有啦,沒有啦,謝謝!”
那胡子拉碴的中年人晃了晃手里的保溫杯,仰頭將杯里殘留的茶水朝嘴巴里倒了倒,吐了口茶渣子,又點了根煙,慢悠悠的發動三棱大貨車離去。
看著這輛三棱大貨車離開,陸葉顧不得貨車卷起的塵土尚未散去,又走到了國道邊上的田埂。
田埂上立著一塊和陸葉差不多高的木板,這是他來燒稻田時就準備的,木板上面有陸葉用黑木炭歪歪斜斜寫著的三個大字——熱開水。
這就是陸葉最近幾天想出來的第一步,向過往的貨車司機,賣熱開水。
陸葉家距離205國道不算遠,但也不近,直線距離差不多有1.5公里。以他如今的年齡,拎一個裝滿了水差不多四五斤重的暖水瓶,跑這么遠的一段距離,不是件容易的事。
以他如今的年齡,所能借助的地理優勢和調動的最廉價資源,所能夠做的選擇并不多。
陸葉在國道邊呆了這幾個小時,也不是說所有車都會停下,大概幾十輛大貨車里有四五輛會減速多看一眼,但真停下也就一兩輛。
這也就夠了。
漢X縣地處閩浙贛三省交界,一縣連三省,有“東南鎖鑰、入閩咽喉”之稱。
雖如今不像是古時那般是入閩第一關,甚至接下去幾十年發展遠遠落后周邊地區,但如今還沒有高速公路,閩省的鐵路干線也沒幾條,這條起至山海關,終點在鵬城的205國道,一天往來個幾百輛貨車實在再正常不過。
陸葉所在的國道這一段,更是有點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感覺。
前面入閩省進入漢X縣地界經過的鄉鎮,距離這里有幾十公里,后面的陽信鎮也有十多里,又加上彎道多、縱坡較大,曲折難行,貨車在路上耗費的時間極多。
雖然大部分的國道每間隔幾十公里就有加油站,但這個不是后來的高速服務區,基礎設施跟不上,可不是到處都有免費開水提供。
沿途路上雖有一些村鎮小店面,如果不是遇上車壞了或者實在熬不住的情況,很少有貨運司機會停下。
這年頭不比后世,各地的車匪路霸猖獗,跑長途運輸的貨車司機兜里有錢,車上有貨,都小心的很。真要選擇加水、吃飯、休息之類的,也盡可能會是打過交道熟悉的店。
而對于跑長途的貨車司機來說,熱水濃茶是真少不了,后世貨車基本都是兩三個人換著連軸開,更不必說現在的九十年代。
現在又是寒冬臘月的天氣,南方濕冷是滲骨子里去的,有口熱水熱茶提神,真是再舒服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