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自然是沒有鼠曲草的,不過不加鼠曲草,只是米團的顏色看上去白而已,倒也不太影響。
清明粿的餡料一般主要是鮮筍或者筍干炒肉絲,咸辣適中,冬春季節也有用蘿卜的,還有甜的,用的是豆沙餡或者芝麻餡。
到了家,葉元秋幾乎扔下了幾個空的暖水瓶,就再次動了起來。
路上母子倆商量了一陣,已經準備在國道邊那個叫做“上云頭”的田間地頭,正式開始擺攤。
三天時間,第一天陸葉一個下午一塊九,第二天母子倆一個上午,十一塊零六毛,今天早上兩個鐘頭,收入二十二塊三毛。哪怕刨除成本,收入已經很可觀。
錢看著不多,但此時是1994年,不要說廣大農村,就是首都這時的職工平均月工資也不過五百多元。
按照如今兩元多一斤的豬肉價格來算,一個上午兩個鐘頭,已經能買到十幾斤豬肉,換算到后世也是好幾百塊錢了。
在這樣的收益面前,陸葉能夠看得出葉元秋走路有風,整個人的精氣神的一下提了起來。
其實做燈盞糕,前面還要磨米漿,又要弄餡料,葉元秋又是四五點就起來開始油炸,投入的精力和時間不能算少,可對于這個時候的很多人來說,力氣和時間是不值錢的,算成本都可以忽略。而自家準備的米還有一些蔬菜,成本不好統計,但也是絕對低廉。
人有了奔頭之后的狀態是完全不一樣,陸葉好幾次都看到葉元秋捂著口袋里的幾十塊錢,臉上洋溢起了燦爛的笑容。
這也是陸葉以熱開水做切入點,然后把葉元秋引導上小商小販的原因。
一個是成本低,一個是能夠直接看到錢。
低成本可以使他如今窘迫的家庭,做嘗試和選擇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的猶豫,而立刻就能夠看到回報,則往往能激發起更多的動力。
……
回到家,家里的大門開著,只是房門虛掩著。看得出來,陸火興已經起床吃過飯,出去了。
葉元秋放下東西,還沒有歇口氣,就往家里后廳的倉庫跑去。
“媽,你干嘛呢?”陸葉好奇地跟在后面。
葉元秋走到倉庫前,一邊小心翼翼地開始揭下倉庫的門板,一邊回答道:“家里的糯米不多了,吃的早米也要碾一些,不然做糕的話不夠。”
“哦。”陸葉輕輕點頭,端詳起了這個后來在他印象里都完全消失的倉庫。
倉庫是用實木打造的,長寬都在兩米左右,寬度大約是一米五,中間又用木板隔開,分作左右兩個。
在倉庫下面還設計有十分高的木腳,用來防潮。一些邊角的地方都有用薄鐵皮釘著,那是家中有老鼠長期啃咬破壞,后來做的修補。
打開倉庫之后,陸葉大概瞥了一眼,左邊的倉庫里堆了兩個鼓鼓囊囊的化肥袋,并沒有解開。右邊則是大半倉晾曬干燥黃燦燦的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