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陸葉微微側過頭,看向身邊望著他的小姑娘。
小姑娘名字叫吳語希,方才來學校報名的時候,和陸葉打招呼的就是她。
陸葉是在上學期結束后的寒假重生的,對于如今的不少人其實都有些陌生。
他也是進入班級坐下之后,才發現小姑娘是他的同桌。
“這是小人嗎?”
吳語希看著陸葉手中的本子,突然伸出手指了指,“好好玩,他們是在打架嗎?這個小人是不是被打到窗戶外去了?”
“是啊。”
陸葉輕輕點頭,沒有如同一些小孩子一般,突然藏起不讓看,也沒有故意炫耀的意思,只是輕輕點點頭。
“我還真是沒什么藝術細胞。”
他心中又微微嘆了口氣,感覺哪怕有很多后世看過的漫畫和卡通形象的參考,可一落筆畫出來依舊慘不忍睹。
腦海里想到的畫面,想要通過文字和繪畫影像表現出來,其實都是挺難的。
不過陸葉倒也談不上灰心,繪畫的技巧可以磨練,最主要他感覺還是想要呈現出想要的畫面感。
這種在如今沒有照相機和攝影機可操作的前提下,用簡筆的漫畫形式進行自我表達,或者說,讓他對于美學,光暗構圖,空間布局,進行一定的培養,應該還是有作用的。
電影是視聽語言的技術,這里面離不開劇本,但他心中缺乏的不是劇本,而是如何把這些劇本表達出來。
得益于后世網絡資訊的發達,陸葉也了解到一點影視學院學生或者很多影評人的一門功課。
拉片。
就是一格一格反復的看電影,不斷做分析。
把電影里的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調度、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節奏、表演、機位等都紀錄下來,最后進行自我總結。
這其實就是提高影視專業素養的一個步驟。
可以說這樣的做法是讀懂一個導演。
電影導演的核心秘密是視聽語言。即,他是如何用影像,來分解和重組時空的。
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就是,他是怎么拍的。
陸葉如今的條件限制,自然是做不到拉片。
但他看過的影視劇眾多,這時可以重新拿出來反嚼一下,再以手工小人畫的形式還原出來。
這種事情,對于他來說,算是消磨時間,也是重新體悟一邊很多看過的影視劇里的光影美學。
其中不懂的,比如什么燈光、布景、機位也都沒關系。
反正當成是電影分鏡腳步或者漫畫都行。
時間還長——
他足足還有十年二十年的光陰,足夠讓他在這個最適合學習的年齡里,從一無所知的門外漢,逐步積攢起經驗。
電影的分鏡腳本,后來網絡上傳播有許多,陸葉也有幸看過一些國內外大導的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