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倥傯回答道:“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世事繁復,吃喝拉撒,待人接物,都是避不開的。就像功夫中有躲、閃、卸、退之法,但一味的躲避永遠成不了高手。所謂紅塵煉心,我的觀點是什么時候干什么事,忙的時候全身心的忙,練功的時候就心無雜念的練功,當然這個并不容易做到,這就是修煉的過程。“
”人的本性是自洽、自我協調的,練功就是煉物我兩忘。“
”我們在剝洋蔥的時候,一層一層地剝,剝到最后是什么都沒有的,練功時能夠安住于當下那個寂靜的狀態就是你們現在要達成的目標。放下的前提是先拿起來,但最終我們是要放下的。“
”如果非要一個建議,我覺得現階段里,你們不論是大的理想還是小的目標,都要在心里制定一個,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流浪。”
“有空去看看《莊子?達生》篇吧,特別是這幾句話:工倕旋而蓋規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忘足,履之適也;忘要,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不內變,不外從,事會之適也;始乎適而未嘗不適者,忘適之適也。”
“我們的心是駕車的人,我們的本性是坐車的人,而我們的身體是那匹馬。馬是最可憐的,總是被不停地抽打、驅趕,最終抗不過駕車人的鞭子和坐車人的**。“
”我們的身體,就是被我們的‘心’”和我們的‘靈’所奴役的馬,修道就是一方面克制心靈的**,一方面養護好我們的身體。有的人可以左右手同時畫方圓,就是因為完全放松了,身體的手指和心靈成為一體,找到了之間的和諧關系,這叫‘無我’。懂了嗎?”
“不懂。”易流年老老實實的回答,又說:“不過我在學宮看到過一首詩:我想變,我想變成一棵樹。我開心時,開花;我不開心時,落葉。”
慕倥傯哈哈大笑:“說的不錯!讀書有進步!等下次我開或不開心時,咱們再聊。諸葛不是在修佛嗎,最后送你們幾句禪語,我們共勉:李要控計里計幾。“
”把計幾當成別人,這是無我;把別人當成計幾,這是慈悲;把別人當成別人,這是智慧;最后,把計幾當成計幾,這是自在。“
”收工吃飯先,記得飯后來找我一起接客。”
晚飯后,四人又集合來到大殿里,一起陪著慕倥傯喝酒等人。
“蔥兄,某家來也!”只聽人未到,聲先到,大門無風自開進來一名虬髯大漢,徑直進來坐到書案前。
慕倥傯笑道:“來來來,我給你們介紹,這位是商家二爺,大財主小喜子,我的發小,別看他胡子多、看著老,可有個清爽的大號叫商晨曦,這四只是營造處六十代有且僅有的四小金剛。”
商晨曦笑罵:“一根蔥,你又算計我!今兒我可不知道還有他們,沒帶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