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史之謀大獲成功。
首先,他利用夏梓代理負責人的權力,調集了文斕境內最為精銳的武士忍者五十人云集南崚。
此為驅虎吞狼、借力打力、一石二鳥之計。
其一,人人皆知他敵視倭國,不管事后如何追查,都不會懷疑這場來自扶桑武士的刺殺是他策動主使的。
其二,他當然不會顧惜忍者性命,因此夏梓下達的是自殺式攻擊命令。
此役中,五十精英忍者全軍盡墨,無一生還,御林軍雖付出死傷近二百人的代價,但東瀛在文斕的力量繼松下要騎的武士團覆滅后再受重創。
第三,直接導致大皇子泓間歿,競爭政敵再去其一,這筆帳會被算到東瀛頭上,可以激起舉國上下同仇敵愾之心,為其后剿倭國戰奠定基礎。
其次,他料定老皇帝于理于情都應該和恒王朝特使見面會晤,于是重金收買宮中內侍,提前探得時間地點。
此為料敵先機以及情報與金錢的勝利。
作為軍中統帥,泓史自然深知信息的重要,他之前在宮中沒有安插得力耳目,但不妨礙用錢財收買和事后的滅口。
再后,他通過夏梓命令忍者們秘密從行宮附近一處民房內日夜換班挖掘了一條密道,直通宮宴大殿,并事先勘察了地形,對如何隱蔽和突襲做了周密計劃和布置。
這是人盡其用、出奇不意、以少勝多的做法,利用了行宮地面守衛嚴密,但防護畢竟不及皇官周全的特點,發揮忍者多能與善于潛伏刺殺的優勢,從地下薄弱之處發動攻擊。
同時,在行動中充分貫徹了聲東擊西、以多打少、混水摸魚的意圖。
先是派人封鎖大門,形成成短時間內的局部人數優勢。
然后是先行攻擊趙靈雨。如能得手,特使死于文斕,自可破壞兩國聯盟,不成功的話,也可以分散侍衛的注意力和防御力量。
現實中,趙靈雨的護衛死傷殆盡,如果不是黛螺思在側,趙靈雨也難以幸免。
再之后,是集中力量刺殺老皇帝,不為成功,旨在攪亂局面,吸引禁軍,為襲殺泓間創造有利條件。
到最后,果然除泓間親衛外,進來的御林軍無人關注和護衛泓間,導致大皇子在多名忍術高手的拼死圍攻下喪命。
再有一點,泓史本人積極護駕,還假意在打斗中中刀負傷,在老皇帝和臣子面前賺足了印象分。
此外,還有一個意外收獲,老皇帝受到驚嚇后身體情況急劇惡化,一旦有駕崩趨勢,大皇子已死,三皇子死定,八皇子廢,其余六個皇子中只泓史可堪大用,加上太后支持和軍方及被說動官員的呼應,泓史奪嫡乃至登基就一馬平川了。
當晚深夜,王府水榭中,幫著處理完刺殺余波,借口受傷回府調養的泓史向華瀾庭道出了上述計謀詳情。
華瀾庭和泓史與夏梓碰了碰杯,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心下也是感慨。
邂逅泓史、扶他上位本是順水推舟的偶然行為,不想泓史胸中確有溝壑,短短時間就能有此定計,此番行動計劃周密、借刀殺人、一舉數得,彰顯了泓史過人的才具。
尤其是挖地道這一手,使五十刺客就能在上千御林軍防護下完成了刺殺任務,頗有武學中劍走輕靈、以無厚入有間、四兩撥千斤的神韻。
不過華瀾庭也很后怕,自己這一沒有參與,差點兒就導致趙靈雨香消玉殞。
他都快拎不清自己的立場了,按說趙靈雨和黛螺思與自己是敵對關系,兩女如亡故,對塵王朝只有好處,偏生自己好像很在意她們的安危似的。
正在感慨出神,夏梓手拿酒壺跪著移過身來,給三人又再滿上,華瀾庭順手隨口喝下,又發了會兒呆,這才問泓史:
“不出三日,泓夜全身皮膚藍轉青時,就是他斃命之期,到時拌腳石盡去,后面王爺要如何行事?”
泓史臉色忽然變的有些猙獰,一字一頓地說道:“當然是,鳥盡弓藏,兔死狐悲了。”
“什么?”華瀾庭一驚,猛覺小腹絞痛,腦中眩暈,渾身乏力,內力流失!
不好!這是中毒之象。華瀾庭剛要運力起身,座椅傳來咔咔響聲,手腕腳腕已被伸出的鋼箍扣住,不得掙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