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輪臺的速度并沒有多快,力度也不大,但似乎能洞悉先機,并且身體極為靈活,常常做出各種華瀾庭匪夷所思的姿勢,總能以幅度微小但迅速及時的遮擋和變化讓華瀾庭的攻擊落空,遇到殺招時也可以在間不容發之際險之又險地避開,給華瀾庭一種有力使不出的別扭感覺。
最后華瀾庭招法用盡停了下來。
云軼奇面無表情地問舒輪臺:“怎么樣,你覺得瀾庭的功夫如何?”
舒輪臺答道:“小師弟基礎扎實,功力不俗,武技多樣,比我當年入門時要強上不少,要不是師父你提醒我不要大意,有幾招我還真難以招架,恭喜師父又收到佳弟子。”
云軼奇沉吟一下,對華瀾庭說:“夸獎的話你師兄都說了,我來講講你的不足。”
“最大的一點不足是變化。”
“看得出你應該是研習過周長老的攻防四字訣法,在發招之時力求節奏和方向的變化,但是在招法轉換之間卻還是生硬了,你是為了變化而強求變化。”
“輪臺不是熟知你所有的招式,而是這點生硬造成的一剎那的耽誤讓他有了反應的時間。”
“你已經知道了武器、術法都是身體的延伸,并很好地利用了這點,但你沒有了解發力的支點和技巧。雙腿發力,以雙臂雙手和武器術法發動攻擊只是常規做法,這限制了你的變化。”
“你看輪臺,全身各處都可以作為著力點,這樣才能做出各種招架和規避的動作,轉換之間才能渾然天成,不需要多余的調整動作。”
“慕倥傯把你的基礎打的很扎實,但是還不夠瓷實。你的武技很多,套路很熟,并已開始追求各個套路內招式之間的銜接,但這有些早了急了。”
“本來我是想傳你九轉大還丹功法,讓你開始修煉雷屬性內丹的。現在看來,你還需要先重新鞏固基礎。”
“這樣吧,接下來一段時間,你先在套路上下功夫。”
華瀾庭問道:“是我太套路了嗎?過于拘泥于招式?”
云軼奇說:“錯!不是太套路了,而是還不夠套路。”
看到華瀾庭沒有理解,云軼奇解釋道:
“修行是分階段的。你學到的知識點已經很多了,但現階段里,你把學和做的順序弄反了。”
“通常人們學習和修行的方法是先學習再實踐,但你現在應該是先實踐再學習,在練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去明悟知識點的要義。”
“只有你把焦點放在做上,才能定在某處,放下別處,從而獲得安定和力量。”
“所以你接下來要做的還不是思考,而是練習,把你會的所有套路反復千百遍練習,先不要考慮為什么。熟能生巧、巧能生精,你先把套路練到熟極而流,變成本能的反應,變成可以根據情況不用過腦子隨手施為。”
“這是分解動作,如同學棋,知道規則走法后要先練一步殺兩步殺,先不去想是怎么演變到可殺的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