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俗世界中的老師在我入門時就說過:天運循環,周而復始。一日行善,福雖未至,禍自遠矣。一日行惡,禍雖未至,福自遠矣。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算什么命,問什么卜,欺人是禍,饒人是福,天網恢恢,報應自速。”
“門中師父告訴我的是,天機術士要盡可能減少預測的頻率和次數,平常人也不要沒有大事動輒就隨意去占卜算命,因為人的命運會被占卜的結果所左右和影響。”
“這種影響,很難說是好是壞。但如果經常施加這種影響,就肯定是壞事。”
“預測者看到的,一定只是未來命運的片段。所謂禍福相依,或許你求來的福,正是大禍的發端,也許你避過的當前之禍,乃是你未來之福也說不定。”
“你算一次,就是加入了另外的因緣,你每多算一次,你的命象就變得更加具象和實體化一絲。換句話說,就是可能性被壓縮得越來越窄,可能性越來越小。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把命運給算死了,此乃大忌。”
易流年撇撇嘴:“好吧,說不過你,那你說現在怎么辦?怎么對付這些流言和謠言?”
林弦驚聳聳肩:“周翕長老的公開討論就很好啊,真理越辯越明。當信息不足或信息不對稱的時候,人們往往會用想象力來補足,這時候最容易出現謠言。”
“到底是心懷叵測的謠言,還是理性求真的質疑,要通過提供足夠的信息和充分的討論來加以區分。”
“謠言是可怕,但比謠言更可怕的,是把合理的質疑等同于謠言一體對待。那樣的話,人們在對信息的恐慌中,就會把謠言升格為真相,從而使得真相湮沒。”
易流年聽了后說道:“弦驚,我承認你說話總是很有道理的樣子,但你這說了等于沒說啊,我問的是具體的解決辦法。”
慕倥傯接過話來說道:“流年,你也不要總是苛求弦驚。世間是有智者,但是并沒有完人。”
“有些事情,如果邊界清晰,條件充足,是可以給你一個肯定的非此即彼的答案的。問題是大多數事情往往都是模棱兩可的,人家可以給你一個方向,但具體怎么做還要就事論事。”
“拿現在這件事來說,是讓你去還是讓別的同門去,我想不管是長老會還是我,或者是你和弦驚,提出的任何方案都不能令所有人滿意。”
“很多事情本身就沒有標準答案,凡事都有三種及以上的解決辦法,怎么抉擇取決于你的智慧和當時的訴求,能夠通過折中讓大多數人滿意最好,否則的話,盡量創造出一種兼容。”
“舉個老例來說,你媽和你老婆同時掉河里,你會先救誰?過節的時候是去你媽家過還是去她媽家過?類似這些問題就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答案。”
“去你媽家過也行,對你來說,這行的是忠道和孝道;去她媽家過也可以,你行的是恕道和忍道,同時也是孝道。”
“另外還有其他的很多解決辦法:比如說傳統習俗是初一去你家,初二回她家;比如說前三天去你家,后三天去他家;比如說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比如說把雙方父母接到一起過,再比如說大家到第三地一起過節;還可以抓鬮決定,也可以今年這樣過,明年那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