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子里,海蘭珠躺在搖椅上,身姿慵懶,有一口沒一口地喝著西瓜汁。哎,這次國喪海蘭珠又到宮里折騰了一番。這次見到大福晉對方面無血色,身子亦是搖搖欲墜,想到歷史上大福晉在生下大阿哥的嫡子后沒多久就去世了,想必跟這次國喪使得身子沒養好也是一大關系。
康熙二十九年注定是個不安穩的一年,今年噶爾丹再次卷土重來,且規模空前。
康熙大怒,一面嚴厲譴責鼓動噶爾丹動亂的沙俄干涉大清朝內政,一面調兵遣將準備阻擊噶爾丹的勢力。六月份尚書阿喇尼領軍阻截,結果兵敗收場。而噶爾丹繼續沿著計劃前行,順利的進入了烏珠穆沁地,該地距離京師僅有九百里。
紫禁城,乾清宮。
康熙此時怒不可竭:“廢物!阿喇尼個廢物,怎么領的兵,竟然被噶爾丹的人輕而易舉的擊敗?”
“皇上息怒。”大臣們只能紛紛跪下,低垂著頭,暗暗祈禱時間趕快過去。
康熙犯了輕敵的錯誤,以致清軍敗退,此時正是羞惱之際。就連索額圖和明珠都縮起來,不敢觸康熙的霉頭,其他人更是恨不得變小削弱自身的存在感,唯恐被殃及池魚。
凡是腦子轉得快的都猜到,經次一敗,康熙早先便有意的御駕親征看來是不晚了,尤其是索額圖跟明珠已經開始琢磨此次康熙御駕親征各自陣營能獲利多少。
此次的戰敗讓康熙下定決心鏟除噶爾丹,異于常人的政治敏銳性告訴他,若不盡早鏟除噶爾丹絕對會后患無窮,這或許是繼他削藩后,大清遇到的又一棘手事件。
不過,康熙雖憂心,卻不懼怕,惱怒也只是氣憤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噶爾丹竟然成長驚人。
康熙自幼戰天花,除鰲拜,削三藩,平臺灣,哪一件不是千難萬險,還不是被他一一掃平,成為他為帝生涯的光輝履歷。區區一個噶爾丹自然不在話下,康熙堅信噶爾丹只會是他榮耀功績碑上的又一筆記載。
他早就想御駕親征只是先前準備工作沒做好,此次戰敗徹底使他下定決心親征噶爾丹。于是,在索額圖、明珠等心腹重臣的預料下,繼四阿哥胤禛改為嫡子之后康熙再次拋下了一個大雷,“朕要御駕親征噶爾丹。”
索額圖和明珠縱然早有感覺,對于康熙如此果決的決定依舊心緒動蕩,還不等王公大臣們請皇上三思,便又聽到康熙的聲音響起:“命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子胤禔副之,出古北口;恭親王常寧為安北大將軍……”一條條旨意快速下達。這下眾臣皆知無力阻止康熙此次御駕親征。
一心求子卻連得十二女的大阿哥胤禔得知自己的任命終于揚眉吐氣了,胤礽他再厲害還不是窩在紫禁城沒法前去戰場。
胤礽既羨慕皇阿瑪的霸氣又擔心皇阿瑪的安危,在規勸無果后便放下不再勸說。又想起胤禔的任命,心里多少有些不痛快,卻也知道無法阻止胤褆前往戰場的事情,等日后他的其他弟弟們長大,康熙也會讓他們前往戰場攢戰功。
胤禔本就與他不睦,明珠黨兩年前跌了個大跟頭,最近卻又有死灰復燃的跡象,等到胤禔凱旋歸來,想必明珠黨的氣焰會再次壓過太子黨。不過胤礽也知道只要胤禔一天不倒明珠黨就不會真的消失,皇阿瑪還需要明珠來牽制索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