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阿瑪不如把兒臣也帶上吧,兒臣也想為您分憂。”胤礽就算是知道最后的結果還是忍不住問了出來。
康熙看著自己一手教養長大的太子,心里一陣滿意,他自然是希望帶著太子接受鮮血的洗禮。可是,就像太子說的那樣戰場上刀劍無眼,他萬一有個意外,只要太子坐鎮京城大清就不會亂起來,更何況皇上御駕親征,京城必須留下一個地位分量足夠鎮得住各方勢力的人,無疑,這個人選就是一國儲君的皇太子胤礽。康熙終究遺憾而又堅定的搖了搖頭。
胤礽得到一早就猜到的回答并不意外,點點頭,表示一定會認真監國,坐守后方,不讓康熙有后顧之憂。
七月十四日,康熙啟程,御駕親征噶爾丹。
奈何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康熙才出發沒幾日,便病倒了。巡兵至博洛河屯,康熙龍體依舊不見好轉,無奈只得修養,而前線戰事則一律交由裕親王福全等人主持。
隨著時間推移康熙病得越發嚴重,就算是一向鎮定的康熙也開始慌了神,擔心自己疾病去世來不及交代諸事,連忙趁著清醒的時候給京城發急召,宣皇太子胤礽和三阿哥胤祉前來探病。
毓慶宮內胤礽得知急召,心下感嘆該來的總歸是要來了,康熙此次看是兇險但并不會有事。想到歷史上他跟皇阿瑪因此次探病而埋下了隔閡,胤礽下定決心本次一定要好生表現,再者不論歷史上如何書寫,他們父子君臣如今卻是關系和諧,胤礽還做不到對皇阿瑪的病情無動于衷。
胤礽安排好京城諸事,方才前往寧壽宮與皇太后辭別,帶著三阿哥胤祉快馬加鞭,一路疾馳,直奔行宮。
到達行宮,因擔心康熙的身體,胤礽并未梳洗換裝,而是帶著胤祉直奔康熙的寢殿。
康熙看著灰頭土臉,儀容不整,神情疲憊的太子,心下大為感動。心中酸澀難言,眨了眨眼抑制住淚水,這才問道:“怎生來得如此之快?也不知休整一下再過來,如此身體如何受得了?”說完趕緊召御醫替太子診脈,就連一旁的胤祉也被順帶著診了次脈。
胤礽想到史書上對此次探病的描寫,“康熙怒斥太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更是氣憤的將太子趕回京城”,如今卻全然相反,胤礽不知道那個歷史上的太子是否真的沒有良言寬慰康熙,但是現在他卻絕對不會讓康熙不痛快。
拿出一支千年之久的上好人參,交由梁九功,言道:“皇阿瑪,這人參約有三千年之久,堪稱參寶。兒臣跟索綽羅格格通信時得知索綽羅家意外得到此參寶,兒臣此次前來帶了不少的好藥材可是卻沒有一個比得上此物。隨臨行前私自前往索綽羅府上討要,還望皇阿瑪不要怪罪兒臣。”
康熙一聽心里就更感動了,太子自幼好面子,此次竟然為了他前往未婚妻家中討要參寶,當真是委屈太子了。參寶估計是索綽羅家特意尋來給未來的太子妃當嫁妝的,想到無意間用了未來兒媳婦的嫁妝,康熙心里多少有些不自在,決定此次病好之后一定多賞賜索綽羅格格些好物品。
看著康熙神情之間透漏出來的滿滿的感動和滿足,胤礽慢慢放下心房,他此行的目的算是達到了。
胤祉除了被御醫診脈時得了皇阿瑪一句關懷,其他時間就像個木頭人立在一旁,看著康熙和太子旁若無人的父慈子孝,溫言溫語。一番父子情深,著實礙眼,胤祉心中怨念頓生。既然不稀罕自己又何必叫上自己一道來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