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柯說當然了。
其實他沒有說的是,這部作品的男主角也不是那么好拿到的。這次就是真靠了哥哥的關系,所以肯定也會努力的。
“誒,你呢?你不是說最近要錄新歌么?”興奮之后,白柯也不忘問候葉青。
“正錄呢。”
白柯立刻就來了興趣,打聽了一句:“什么時候能聽啊?我可是你的歌迷!”
“早著呢,估計會和專輯一起出。”
“那六月份能出么?”
“想太多,我現在第一次做專輯,一堆問題煩得很。”
“我就一問,當我沒說。我其實就想說到時候你如果有空,能不能幫忙唱個主題曲?”
“...我盡量,得看歌如何。”
“行!有你這句話就夠了!”
于是掛掉電話葉青繼續忙活,三月份也就這么過去了。
...
四月,葉青專輯的第四首歌——《七里香》《晴天》《花海》之后,《擱淺》也準備了。他有意把原來同一張專輯的歌曲,放在現在他的同一張專輯里。
這樣風格會比較貼合,不會顯得突兀。
只是這樣做也會一個煩惱,那就是:周董的個人風格太強烈了,這時候放其他歌曲進來都感覺有點不合適,比較突兀。
葉青之前是想的,不要一直薅周董羊毛。奈何現在看起來不薅羊毛就不合理,畢竟一張專輯其中的歌曲風格大變,也是有點奇怪的:
哪怕歌曲都是葉青拿出來的,外界也有理由懷疑他是買的槍手。
這就很不妙。
本身市面上就對葉青這種半路出家的歌手,短時間內就能出來這么好的作品,表示一定的懷疑。這種懷疑其實不需要證實,只要有機會污名化...
那就是很糟糕的一件事了。
起碼會打壓他的上升勢頭,娛樂圈畢竟人言可畏。所以以后可能他的歌多了就沒事了,隨便玩,初期的時候,還是要小心這種事情。
“你可以以后拿出來用。”
“或者你要不愿意放在后面的專輯,我覺得你這首歌可以現在拿來做單曲。”錄音棚內,田元看著葉青的《單車》,也是建議道。
他倒是自然地理解成:
葉青這張專輯可能是他幾年的積累,所以學音樂初期風格不定很正常。只是為了避免這種瓜田李下的嫌疑,當單曲發就不錯:“你拿來差不多過一陣子發,我覺得也算不錯。”
葉青沉默了片刻,忽笑道:
“行,我覺得可以。”
他那天在車上唱了之后,也去一番查詢最終確實是沒有。只是因為這種歌曲往往構成比較復雜,他也不是很記得所有的作曲人之類:
也就是他喜歡這首歌,所以還記得比較清楚,但也花了大力氣排查。
但其他人的歌呢?
他一般就記得是誰唱的,而唱的人也不都是和周董一樣,自己作曲。所以究竟有沒有被蝴蝶掉,也是個未知數。這些歌曲最終是不好辦的,所以估摸著葉青現在還是要打臉:
繼續逮住周董薅羊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