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的報道在整理后,傳到網上去,果斷地...
被各路媒體搬運走了。
但確實這個采訪很有價值,因為蠻不一樣:
總結起來三點,第一是葉青年底還要發一張專輯;第二是葉青這張專輯風格會比較平穩;第三是葉青不覺得模仿者是一回事。
其實原本媒體最感興趣的是最后一個話題。
結果好家伙,前兩個是新話題啊...
這兩段話就信息量比較大了。
因為葉青每年事業的大頭還是專輯,這事也是他做很多事情的底子——他之所以能在兩年內就迅速穩固地位,并且還保持熱度,就是因為有每年一專的期待。
而繼別人擔心他半年多就要出一張專輯,質量會有問題的爭議后;
居然又宣布再過半年多還要出一張專輯。
并且說風格會比較平穩之類的。
這就第一時間就有一堆雜七雜八的內幕爆料出來:“頂流哥是個很有城府的人,他和自家公司的合約快到期了,公司合約內有規定要出三張專輯。所以他草草做了一張,但是他其實有更好的存貨,打算第四張專輯的時候出。”
哎喲,這指向性極強。
但是因為確實是沒有指名道姓,這種真真假假的爆料還挺火的。
畢竟還有8首歌都沒有出來。
于是網上開始有一些聲音:
“葉青這次對自己專輯的評價比較保守,內容也保密,是不是不太好啊?”
“會延續上一張的風格,這句話大家覺不覺得耳熟?感覺往往是歌手走下坡路的開始啊。”
“我還真的有點相信那個傳言了,葉青的合約讓他隨便就做了這張專輯。不然你看知乎上高贊分析葉青為什么不把單曲收錄進專輯,為什么提早發專,為什么內容保密,都連起來了啊!”
如此這般,絡繹不絕。
還是那句話,這個時空除了葉青沒有人能知道他接下來的專輯會如何走向,所以雖然多數還是持積極態度,但懷疑之聲也是有一定影響力。
這就跟好人做了一件壞事,影響就會很大一個道理。
對葉青的新專輯有一點疑慮,就會被媒體和觀眾各種放大。
畢竟之前兩專都很猛,吹他的吹太多了...
大家也有點疲乏。
這時候來點不一樣的,反倒顯得有些讓人愿意相信。哪怕葉青這邊肯定也會公關呢?但直到上線前,這種聲音肯定不會消除的。
而且但凡真的有一點弱了:
要知道,媒體喜歡造神,但也很喜歡把人推下神壇。
...
時間一路往前走,3月1日。
天氣依舊有些寒冷,這樣的日子里,葉青的專輯即將發售。粉絲不受傳言影響,滿是期待;路人這邊議論紛紛,各種觀望;倒是葉青這,還是忙著別的呢。
他自然是有信心的,所以重點不是這個。
是演唱會啊。
這個事情可不是到了日子,拿著個話筒上去嗷嗷唱就行了。
得設計舞臺和環節,得排舞,還得健身,因為演唱會真的是個體力活:
想想鳥巢有多大,在這么大的地方搭一個臺子,葉青要在臺上表演互動,光是跑個幾圈,就能在微信運動里拿個前幾了。
再唱歌跳舞一下子,就足以累的一般的人都氣喘吁吁了。
所以葉青這邊是有專門的,請人來做一些加強鍛煉的。
也就是他有底子,不然還要更早準備。
上午8點50分,葉青和團隊幾人抵達排舞的屋子,繼續為演唱會做準備。
這是他的首輪演唱會,當然希望做得很好。
所以一開始設計的時候,那是怎么狠怎么來,覺得這里來一個大招超級酷,那邊來一個配合很有型。
結果練著練著,還是覺得不要太多設計了:
因為基礎的量就不少。
他的環節是20首固定曲目+5首點歌+1首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