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千萬啊。
我勒個去,你還是多找幾家...
我再看看要不要投吧。
所以賈玲這邊是廣撒網,有碰到合適的就試試看吧,于是就真投到了青葉文化這邊。
她和葉青之前在節目上見過,但熟也是說不上的。可有時候,有一點籌碼就都得用上,她帶著張小斐于是就這么上門了,還要開玩笑問道:“怎么樣,葉老板有沒有想法投個萬兒八千的。”
這公司居然是葉青親自在管,
她也是有點驚訝的。
很多明星都是掛名某企業,某火鍋,某品牌之類的,實際上做的還是另外的人。
而這次見面雖然對方也有好幾個人,但決定還是葉青來判斷吧?
這就好像機會大了些。
“當然了,就是因為有興趣才請你們來嘛。”
誰知道葉青有這個金手指呢?
他投了《李煥英》,又投了《流浪地球》,對于青葉文化的名聲和以后發展都是好的。
所以葉青便直接道:“我們這邊呢,對于具體的東西還是了解很少,得請你們講一講。”
賈玲和張小斐對視一眼,心道:
確實是認真地。
但賈玲也不虛,立刻進入公事公辦模式,不開玩笑了:“好,那這個本子你之前聽過嗎?那太好了,這是我根據親身經歷改編的,走的風格也是搞笑,也有淚水,但不過分煽情的路線...”
兩邊對話就這么開始了。
一個是新手老板,一個是新手導演。
說的東西雖然都盡量認真,但趕專業的說辭還是差很多,尤其是賈玲,不小心就會有漏洞。
田盛已經開始扶額了,他之前推給葉青,是因為覺得可以大概投一下,說不定有驚喜,虧了就當賺賺資歷,填充作品量這種。
結果今早,好家伙,老板說要多投。
我的大少爺誒!
知道你有錢,但你知道她這些話什么意思么?分析一下:
“首部電影”=沒啥經驗;“紀念母親”=不一定能找到廣泛共鳴;“真事改編”=改編得不一定就適合市場;就連“已有成功小品”,也可以說:
這個故事已經被很多人看過一次了,哪怕劇本改了,也是會有所懷疑的...
雷區,真的不少。
怎么,老板看上了啥?
賈玲啊,還是張小斐吶?
“然后大概就是這樣了,我們對標的是.《夏洛特煩惱》14.4億的票房,還有一個《乘風破浪》也有10.5億票房。”
“你們有這個信心嗎?”
田盛忍不住插了一嘴。
“還行吧。”
賈玲趕緊也補充道:“而且我們這邊其實已經有蠻多公司都有意向的,可能騰哥加我的組合,還是比較新鮮的吧。”
可不新鮮么?
沈騰3000萬吶,都快占了投資的一半了。
田盛額頭黑線,其實如果是沒有沈騰的話,這部戲差不多加上宣發可能也就2億回本。如今的話,可能要接近3億,就有點賭了:
別看國內票房高的那么多,但《侍神令》這種制作都難破3億了。
所以老板聽完,應該會謹慎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