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前不久橫空出世的《夜七》。
在傳統音樂定義上,是絕對非主流的。
首先題材就是破案系列,這和目前市場上最流行的情歌是不同的。
對,其實不只是影視界,在各種設定下談戀愛;音樂屆也是,情歌是絕對主流。這其實說明,目前絕對主流的審美就是愛情,于是很多人都做這個選題,保險,且受眾廣。
然后唱法上也是,不具備那么可以傳唱的能量。
哪怕是最容易被記住的副歌部分,也會因為難以演繹出王非的唱腔,而在傳播度上有損。
最后就是歌詞里的含義...
說實話,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么廣的知識儲備,也沒有那么多的好奇心。
有時候,知識擺在眼前,也懶得看。
但是吧...
有些時候,有些人就能做到非主流,和主流之間的那么一絲平衡。
比如王非,她是有這個本事的,不過是要借助于她那尋常歌手難以企及的聲線。
比如葉青,他也是有這個本事的,而他則是主要借助于他的歌曲本身。
室內,安靜。
鄧斌其實是快速地先記完了詞,打算配合著曲子一起看,結果人家的詞上來就寫道:“AveMariagraziaricevutaperlamiafamiglia
Conrisentitoconun'amorevoledivinoamen...”
嗨喲,上來就是意大利語。
這玩意沒接觸過的第一眼肯定懵了。
“這是一段禱告詞。”
葉青解釋道:“我做的demo里面有這部分的內容,你可以先聽聽看。”
demo做到這種程度了?
鄧斌接觸到的很多音樂人里,哪怕平時也自己編曲的,但一旦把編曲的活交到他手里,就一副“交給您我就放心了”的架勢。
只有曲子,其他沒做任何處理。
這樣做固然對鄧斌來說,操作肯定是方便的,因為有些人的編曲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或者和他的想法合不上。
可是很多時候,這樣做也沒有驚喜,基本上就相當于給他一副簡筆畫,然后自己在上面修修改改一點后,就準備上色。
最后,色彩都是比較固定的風格。
所有聽到葉青說demo上有這個,那他還是先聽吧:
“我來看看啊...”
鄧斌接過電腦,上面貼著“內部資料,禁止聯網”的標簽。然后咔咔輸了三層密碼,才終于見到文件,點擊播放...
先是一個低沉且聽起來就年長的男音,念了這兩段悼詞。
古典吉他和弦樂遙相呼應,配合著木貝斯的低音,然后木管組交替弦樂,加入豎琴作為陪襯...光是這一段,鄧斌就體會到了,當年王凱興腦子不夠用的感覺...
光是聽前奏,就感覺像是某個大片開場。
哪怕他是第一次聽。
“等一下,等一下,我緩緩...”
畢竟是第一次合作,沒想到還沒等葉青擔心和對方的磨合不順,對方就先出了毛病。
所以隔了一陣,鄧斌才繼續按了播放:
男聲再次開始禱告,而伴隨著的,出現了女高音的吟唱,配合弦樂長線條的顫弓驚得他一陣頭皮發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