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葉青算是順帶,今晚的主角還是張東東。
而一晚上的聚餐還算效果不錯,葉青這次過來隨身帶著就有幾個本子,一起看了一遍,最終選擇了部小制作的都市探案類網劇的男一號。
對,第一部戲好了,第二部就別男二了。
畢竟電視劇男一和男二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收益完全不一樣,就拿著部戲說好了:
哪怕是這部戲青葉娛樂撒錢營銷張東東,收益最高的,還是這部戲的男主,所以和電影不同:電影嘛,大家心里還是當成一門藝術的,所以哪怕是配角也能有非常出彩的東西。
但現在電視劇/網劇這種,就基本上刻畫男女主多,配角就真的只是推動男女主感情的工具人屬性居多。
加上動輒幾十集的拍攝,故事線里不一定有配角,所以男主肯定是能演就演。
而這些劇本里,男主劇其實也不少,張東東選擇了這一部,肯定是因為本子自身的緣故:因為相對來說這部戲題材比較小眾,但是劇本還行。而且這種小眾題材,播出后口碑會比真實水平要高上那么至少半個等級。
如果能打7.5,那就可能沖8。
比較《季節》這部劇豆瓣評分也就5.3,屬實不算高。所以張東東第一部算是站上去了,第二部口碑站穩了,第三部就可以穩步前進...
至于片酬什么,張東東反倒沒有最多考慮:
“已經很好了,現在找過來的劇本最低的一個都給了450萬,我要是年初就接了,肯定兩百萬都很正常的。”
他拿著杯子,喝了一口,然后繼續吃菜。
葉青也點頭,站在他的角度,看事情肯定不一樣:
“嗯,不過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你沒做到一二線演員的時候,片酬其實還可以往后稍一稍,演一部好戲帶來的代言,商演,還有進一步的綜藝活動什么的,比片酬要來的多。”
張東東于是想了想,還真是這么個理兒。
兩人于是敲定這個,又順嘴聊了些音樂的事情。
張東東最近還真有點苦惱:
“寫不出來東西,真的,很難受。之前感覺隨便寫寫就行了,現在基本上抓耳撓腮半天嘛,什么都寫不出來,感覺都不是很滿意。”
“這說明你最開始的紅利期過了,對自己也有要求了。”
葉青對于這種事情,倒也是分析過一波:“最開始寫歌的時候,大家對你也很寬容,基本上能聽就覺得不錯了。但是觀眾更需要看到你的進步,包括你自己也會提高對自己的預期。如果到不了,就會很難受。”
說著看對方還有點蔫勁兒,又找補到:“但你現在還好,起點沒那么高,要進步也不是很難。就像我一開始演戲的時候,起點很低,后續影視方面發展倒是越來越順。”
對于他們這種,哪怕轉型了,也多少帶著偶像身份的藝人來說,進步確實是重要的發光點。
否則也不會看到一部爛劇下面,粉絲控評:
哥哥已經很努力了,他比上次進步了好多,只要再給他幾部戲的機會,一定就會演得非常好了,和那些一線藝人一樣。
額,這就不一定了。
“那你呢?你有這方面的焦慮么。”
張東東這會聽完這個說法,心里安定了很多,但隨之好奇心也上來了:“你可是出道以來音樂就在一個高水平的水準,照你說的,我還是覺得難免會下滑吧?”
“有這種可能性,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