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尼?他們為什么這么興奮,好多人不是明天才上場么?”
于是一之瀨飛鳥這種通曉日文和中文的,就邊興奮,邊解釋道:“創造營的傳統,初舞臺的時候導師會先表演,也就是葉青老師很可能會表演新歌!”
...
葉青發新歌...呃,可能外國選手很難有個概念,因為光是前面葉青的稱號,就有那么多,就更別說葉青這幾年在國內的風云了,那說起來真的得是個老長老長的故事了。
所以盡量一句話解釋,就是:這是個拉高國內樂壇標準的男人。
仔細想想,近些年來,各個年齡段的新人,各種各樣的作品,內地還有港澳臺,真正能支棱起來的有幾個?
很少吧,畢竟原創歌手出名的,都少得很。
也有不少是靠吹,靠營銷,靠炒作。
但是葉青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切。前兩年可能還沒那么明顯,但再之后,很多事情就無法掩藏了:
華語樂壇大環境衰落,才市場不好?
那葉青呢,專輯銷量好也就算了,傳唱度也都那么好。
哥哥的作品其實很先鋒,你們聽不懂才不知道他厲害呢!
那葉青呢,他那作品才叫先鋒吧,從中國風,到《夜七》,再到《以父之名》。
國內的音樂人不可能走出世界的,這一點你們不會不知道吧?
那葉青呢,他好像不只是走出去了,還站穩了,這東西其實還是要看質量吧。
所以他的存在,基本上對于國內樂壇來說是很大的刺激。無數音樂人看到了前途,開始努力做音樂,和國際接軌,市場也真的慢慢繁榮;或者就是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緩解,人們不會因為那些尬吹,就以為某些作品真的厲害。
而對于這一切來說,葉青的每張專輯,每首新歌,都是強大的助推力。
“誒,你們知道青哥這次要唱什么么?”
臺下,不少人都好奇地互相打聽。
“不知道誒,不過現在都沒流出消息,應該是新歌。”
“對,我也覺得是。”
葉青經常在節目上表演新歌這件事情,大家都很習慣了。甚至在當年的《我是唱作人》上,葉青接連表演多首未被收錄進專輯的單曲,也是相當奢侈了。
關鍵是,還都好聽,還有意義,還能吊打好多線上歌手的主打甚至成名曲...
18年《創造101》的首演,更是誕生了全球熱單《blindinglights》,影響力不可小覷。
這次三年回歸,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
“我覺得應該又是一首很不錯的英文單曲,到時候又可以刷屏國外流媒體什么的,拿到各種好名次,想想就好羨慕啊。”
“不一定吧,青哥這兩年發展重心都在國內,畢竟目前這個國外形式尤其是米國,對我們還是蠻不友好的。”
“贊成,而且我之前看了采訪,好像說節目組能夠邀請到葉青過來,就是因為節目組說想要像國際弘揚中國文化,所以才能請來的,不然我覺得青哥多半要去《青你3》。”
事實證明,臺下有腦子的練習生還是很多的。
而不久之后,臺上也迅速準備完畢。寧靜先是帶來一首《Julia》:“Julia,Julia,不要拖泥又帶水...”
而amber則帶來了《shakethatbrass》,是和金泰妍共同演唱的一首歌曲。
周深就不用說了,《自己按門鈴自己聽》這首歌,歌曲可能知名度沒那么高,但是現場完成度很高,更是大飚高音。他也是近年來,歌唱實力相當強悍的了。
如果不是原創方面弱勢,估計更加起飛。
“太厲害了!!!”
臺下練習生門歡呼,很快臺上又一片安靜,安靜了好一會。
也沒有燈光亮起,就這么黑著。
直到不知道從哪里,傳過來一陣雨聲,落在地板上,打在屋檐上,掉進水坑里,又好像從四面八方環繞而來:“下雨了?”
有人抬頭,但更多的人明白,似乎是什么要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