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表情各不相同,但是關于寶藏還有太多的信息,可是要好好問清楚。不過大家都明白,首先要確認寶藏到底是怎么回事。既然是阿薩辛教派藏寶地,為什么這么多年,沒有人發現。即使在能隱忍,也不可能放置千年。
世界報,伊朗有影響的波斯文對開日報。1941年由參議員穆斯塔法梅斯巴赫扎德赫創辦。1979年伊朗革命后,由“窮人基金會”接管。為伊朗最大的報業集團,由6人組成的編輯委員會領導。每天下午出版,12個版,日發行量35萬份。
可以說這是目前最有影響力的波斯文報紙,也該輪到他們進行提問。
世界報記者站起來問道“請問既然是阿薩辛教派的寶藏,為什么他們沒有取出來。”
其實關于阿薩辛教派,很多人;包括伊朗人都不想提及,因此了解的人并不多。除非是真正研究歷史的專業人士,普通人可謂知之甚少。畢竟做刺客,本身就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加上目前伊朗國內的局勢,肯定沒有人會報道他們;最重要也不敢。
包子軒“這個問題尼沙布爾教授更清楚,接下來就由他來解答疑問。”
目前美國對于伊朗一直處于制裁狀態,邀請伊朗媒體過來,也是冒著一定風險。可是此次寶藏發掘過程中,尼沙布爾教授貢獻最大。而且很多不合理地方,都被他給找補回來。加上還答應對方會幫忙申請回伊朗一趟,肯定要先表現出一定誠意。
邀請伊朗媒體就是其中之一,同時也是向伊朗方面表達善意。畢竟兩國隔海相望,如果不搞好關系,以富察伊拉現在的實力,還真不一定是對手。即使打贏,估計國內建筑也可能什么都剩不下。
聽到熟悉的波斯語,尼沙布爾教授很激動。已經超過60年沒有回國的老人,突然聽到家鄉的聲音,心情可想而知。
尼沙布爾略帶激動的說道“阿薩辛派自創建起一直被視為教的異端,而他們生活的城堡也被稱為“鷲巢”。創始人薩巴赫,被稱為山中老人;但其本人并非武力高強的劍客,卻依靠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在阿薩辛派內部建立起至高無上的權威。所有教眾以薩巴赫本人為最高領袖,違逆領袖意志則會為眾人所唾棄,乃至消滅。”
“阿薩辛派雖然居住在深山中,卻不以打獵和放牧為生,他們主要的“謀財”渠道是搞搞暗殺,收受保護費。阿薩辛派有多生猛呢,他們明目張膽地敲詐阿拉伯帝國,不給保護費就殺人。”
“1251年,蒙哥會見加茲溫城官沙姆斯丁;看到他身上穿著鎖子甲,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為何如此。官告訴他,穿著鎖子甲就是為了防備阿薩辛派的殺手,并把這些人的劣跡告訴了蒙哥。”
“加上往日阿薩辛教派對蒙古人的敲詐,終于讓蒙哥下決心滅掉這個對蒙古大汗不敬的阿薩辛派。論殺人,誰敢說自己能超過蒙古人更何況是一個連軍隊都沒有的刺客門派。”
“1256年,旭烈兀奉蒙哥之命率領蒙古鐵騎度過阿姆河,挺進波斯;在波斯和伊拉克一帶建立了伊兒汗國。同時對阿薩辛派進行招安,許諾只要投降,就可保其生命安全。”
“最后一位山中老人魯克納丁震懾于蒙古大軍威力,率部下全部投降。旭烈兀收繳他們的武器后,下令搗毀城堡據點;并將阿薩辛派全員殺死,連小孩也不放過。”
“就這樣,在歐亞肆虐了近200年的刺客組織阿薩辛派就此覆滅。不過,雖然旭烈兀當時把事情做得比較利落,還是有個別人在外執行任務而沒有被一網打盡,一些普通刺客還是逃了出來。”
“但漏網之魚,都不是什么核心成員。而如此巨額寶藏,知情人必然是核心人物。也就是
說阿薩辛教派根本就沒有人知道這批寶藏的下落;知道的人,都已經成為死人。”
“我想諸位應該知道蒙古人是什么風格,他們可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主。因此不光是這批寶藏,經過調查發現,阿薩辛教派很多藏寶之地都沒有被找到。”
“當年蒙古人雖然在城堡中搜刮不少金銀財寶,但同阿薩辛教派兩百年的積累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只不過這些財富,有些被發現,有些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至于這批寶藏,就是因為運回去太麻煩;或許還有私心作祟。”
“之前阿薩辛教派曾經派人刺殺過薩拉丁;雖然聯合將十字軍消滅,占領耶路撒冷。但雙方的隔閡,可是很難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