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之前飛行高度非常低,阿根廷人又是兩枚齊射;綜合多種因素,很快一枚導彈便追上了霍克上尉駕駛的飛機。
右邊機翼直接被打掉,好在還能盡量控制;但另一枚導彈很快命中目標,左邊機翼也跟著遭殃。
此次發射的導彈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直接將飛機翅膀打掉。即使是雄鷹,折翼后都不能正常飛行;何況是飛機。
看到不斷下墜的飛機,霍克上尉沒有任何遲疑;直接一個彈射與飛機脫離。
兩家飛機全部被擊落,阿根廷軍艦上面的士兵一陣歡呼。
看到竟然有飛行員成功跳傘,一名新兵隨即拿出步槍;準備送英國人去西天。
看到有士兵準備朝棄機跳傘的飛行員開槍,艦長連忙阻止。開什么玩笑,如果真那樣做;阿根廷的國際形象只會變得更差。
戰機被擊毀之后,飛行員只能丟棄戰機,跳傘逃生。但飛行員懸掛在降落傘上緩緩降落的時候,并不會遭到敵方攻擊。在戰爭進行過程中,世界各隊之中都有一個不成文規定;那就是飛行員一旦跳傘,就不能再對其進行射擊。
其實降落傘很早就已經出現,但能夠折疊的降落傘卻在一戰時期才被發明出來;第一次世界大戰也是人類將飛機運用到戰場上的一個開端。不過一戰時期世界主導者還是歐洲國家,英國在當時還是日不落帝國;英國空軍叫做皇家空軍,大部分受騎士精神制約,保持著紳士一般的高傲心理。
當時即使英國為飛行員配備降落
傘,很多人也不愿意使用;在具有騎士精神的飛行員看來,寧愿戰死也不愿意投降。另外當時科技水平和現在相比有很大差距,一戰發生的時候;降落傘也沒有如今這般先進。飛行員在使用降落傘的時候可沒有什么自動彈射裝置;需要手動操作。逃離駕駛室才能夠進行跳傘操作;因此在使用降落傘過程中,飛行員已經失去能夠對敵人造成傷害的武器。
同時國際規定投降的士兵就是俘虜,一旦軍人無法繼續戰斗;成為手無寸鐵平民的時候,就應該受到保護和優待。跳傘飛行員也被當作是投降的俘虜,理應享受俘虜待遇。
還有就是可以用作交換戰俘等,總之活著的跳傘飛行員;更具價值。
當然也有一些國家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最終自身結果可不是很好;甚至用凄慘來形容最合適不過。
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之后,“禁止射殺跳傘的飛行員”被日內瓦公約收錄;跳傘飛行員被視為投降的俘虜,這條潛規則也擺脫了沒有名分的日子,成為約束各個國家的一項條約。
即使在恨英國人,也不能對著跳傘飛行員下手;士兵聽到艦長命令,也就沒有敢造次。算是成功化解一些危機,否則只會加劇事態的嚴重性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模式。謝謝,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