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志上記載的這一雪災異象明顯就是跟先前在山坳遇到的暴風雪中裹得尸蚓是一模一樣的啊!
要不然的話雪花能頃刻間就能把人凍死?凍傷的體膚還都是暗紫色的!
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千年前,雪山尸蚓就出現在了龍門山脈,因為一場地震導致龍門山脈的地勢出現改變,意外形成了天然風口,雪山尸蚓可能也在當時順著地震后產生的裂縫爬了出來,然后被暴風連同雪花一起吹到了十幾公里的洛陽城,造成了一場墓志上記載的詭異雪災!
“雪山尸蚓居然在秦桓王墓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這說明在秦桓王墓之前,龍門山脈,也就在這附近地區,還存在著一個比秦朝更早時期的墓葬!”
許天川感覺事情越來越不簡單,越來越復雜,而又刺激!
這種理論的可能性是必然的!
因為尸蚓只存在于墓葬中,也有可能會有自主意識的從墓葬中爬出來,但生存的起源地絕對是在墓葬中。
這就好比是蛆,沒有腐肉是不可能產生蛆的,腐肉吃完了,那就要爬走了……
再后面的墓志中還有記載,這場恐怖的雪災導致洛陽城數萬百姓喪命,百姓閉門閉戶,不敢外出,甚至有百姓因為缺糧而活活被餓死在屋內。
心懷仁慈,體恤愛民的秦桓王為此茶飯不思,日夜不寐,終于以儒術推算出,這場詭異雪災來源于龍門山脈,秋季的地震打開了亡魂之門,百姓深受亡魂亂世之疾苦。
而想要解決這一災難,唯有以身鎮魂!
當日,秦桓王寫下一卷《鎮魂祭》,用一丈白綾懸梁自縊。
后人按照秦桓王寫下的一卷《鎮魂祭》,將秦桓王下葬,終年四十五歲。
秦桓王下葬的后日,暴風雪終止,寒風雖然依舊凜冽,但是傷凍異象不見。
但是秦桓王自縊的事情并沒有對外傳出,傳出去的死因是操勞過度而突發病疾導致。
百姓則認為是秦桓王的仁心感動了上天和雪神,
這一點和史記上的差不多。
以上就是篆刻了大部分墓志的秦桓王事跡和死因。
許天川此時已經豁然開朗。
秦桓王利用儒術推算出詭異雪災來源于龍門山脈,秋季的地震打開了亡魂之門。
而這個亡魂之門,實際上就是一座比秦桓王還要早上很多的古墓,準確的說應該是兇墓!
這一點說明秦桓王的儒術還是非常高明厲害的,之所以沒有準確的推算出是一座兇墓,而是在墓志上寫成了‘亡魂之門’,那是因為儒術只能推斷兇吉,是什么樣類型的兇吉。
其實打開了‘亡魂之門’和打開了兇墓之門,意思也很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