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起碼現在除了感覺這個墓冢造的匪夷所思之外,許天川還并沒有在這座神秘古墓發現其他的異常。
目光移轉,除了大禹的雕像和背后的功績圖以外,雕像的正前方是一個祭祀臺。
祭祀的主要工具同樣是一個巨大的三足青銅鼎,這是古代祭祀的標配。
這三足青銅鼎上面雕刻的同樣是大禹的功績圖,但是沒了大戰水神共工的場面,而是成功治水,山河一片大好,大禹的形象顯得更加的偉岸,身旁還有一些其他的人物,像是大禹的后人。
“大禹治水功績青銅鼎?”
許天川看著眼前的青銅鼎,腦海中首先想到的就是價值。
不!沒有價值,這是中華文化隗寶,當之無愧的無價之寶,說價值就有點太俗了。
當今著名的三大青銅鼎在它面前怕都要遜色幾分。
它比上面秦桓王疑冢的那件要稍微小上一號,可以試試能不能裝進系統儲物空間。
但這青銅鼎內填滿了白森森的骸骨,總不能將這些骸骨一起裝入系統儲物空間吧?
肯定要先把里面的骸骨清理出來。
許天川立刻動手,將青銅鼎內的骸骨拿出來,有帶犄角的羊頭,還有人的頭骸骨。
大禹作為有著功績的圣人,拿亡魂來祭拜,這可能感覺有些荒謬。
但這只是現代人的感覺,在兩千年前的奴隸制社會,奴隸的身份低賤,可以隨意拿來當做任何物品,在當時的社會人眼中,基本上跟這些類似于牛羊的家畜是一樣的,只能說手段比較殘忍,而跟邪惡是完全不著邊的。
當把青銅鼎內的骸骨掏出來一半后,許天川驚異的發現,在青銅鼎的內側,居然還刻著很多銘文。
青銅鼎作為古代的主要祭祀工具之一,通常都會把祭祀的內容和詳情刻在青銅鼎上。
歷史上出土的很多青銅鼎,可以說是百分之九十上都刻有銘文,而這些銘文大多也都是祭祀的內容。
所以,在古董買賣交易,考量青銅鼎的價值就在于上面刻的銘文,銘文越多,就代表著記載著歷史,所以就跟值錢,甚至有的還按照一個銘文多少錢來參考青銅鼎的價值。
剛才許天川還在納悶,這么重大的一個青銅鼎,上面怎么沒有銘文,原來是刻在了里面。
刻在青銅鼎內側的銘文用的是金文,金文是殷周時期從甲骨文演變而成的字體,也叫做‘鐘鼎文’,特指的就是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
關于金文,許天川也認識。
這當然還是多虧了祖傳的《天鑒秘術》本領,就算是甲骨文,只要是正兒八經的甲骨文,許天川也全部認識。
許天川感覺,其實這個‘自帶技能’才是用的最多,最為實用的。
青銅鼎內側的銘文上也確實是寫著關于祭祀的事件。
祭祀的正是大禹,而祭祀的主要人物叫做‘姒僰’(sibo諧音師伯)。
這就更加證明了這個墓主人所屬的部落是大禹的后代。
因為大禹就姓姒,名文命,全名姒文命。
‘姒’也是上古八大姓之一。
那么他的后人也自然全部都姓姒。
這個叫做‘姒僰’的人也是部落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