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也立刻變得四分五裂。
以張文熙為首的言官保守派,立刻找到頂頭上司陳有年,告訴陳有年,你是被申時行、王錫爵他們給忽悠了,他們只是想借改革增加內閣權力,希望陳有年反對改革。
但卻被陳有年果斷拒絕。
陳有年表示,這與內閣無關。
談判未果,都察院得保守派立刻就與陳有年、李三才等人劃清界限。
他們這一派那是逢改必反。
因為他們這一派是以科道官為主,他們的訴求就是廣開言路,肅清吏治。
聽著好像是非常正義,若從書上看到,那絕對會認為他們都是大大的賢臣,其實不然,廣開言路,當然對言官最有利,肅清吏治,這無疑增強科道官得權力。
但是你要進行改革,他們是決不答應的,不管你是為國為民,還是為己,反正就是不行。
這都是因為張居正已經給他們上了非常深刻的一課。
以明朝官場得情況來看,如果要推動改革,那就必須要做到一家獨大,不然的話,就沒有足夠的力量去推動改革,但任何人做到一家獨大,首先要對付得就是他們言官。
因為改革必然會傷害許多人得利益,甚至包括部分百姓,且這背后一定是充滿著骯臟的交易,沒有什么改革會是光明磊落得,人人都能夠收益。
那是狗屁!
而言官得職責就是監督這些大臣,可他們這些言官要天天在那里罵,那人家還怎么改革。
一定要控制輿論,那么首先就是打壓言官。
對于權貴和利益集團而言,他們當然是反對改革的,但是并沒有保守派那么的堅定,他們也都是朝著利益出發,改革是可以的,但必須要改得對他們更加有利。
而沈一貫這一派就比較尷尬,他剛剛入閣,還未站穩腳跟,他要參與進去,能夠發揮的空間是非常有限的。
但如果不能參與進去,自己的利益就無法得到保證。
他又是第一個站出支持萬歷的改革。
歌頌萬歷。
目的很簡單,就是通過拍馬屁,獲得萬歷的器重,增加自己在內閣中地位,甚至成為萬歷在內閣的代言人。
......
平江伯府。
第一代平江伯陳瑄也是開國功臣,其在治理水道和漕運的貢獻,也真是無人能及。
世襲至今已是第八代。
他們陳家一脈在漕運中的勢力,也是無人能夠撼動。
而漕運可真是明朝最復雜的利益集團,基本上什么都跟他們有關。
“伯爺!此事如今變得是撲朔迷離,到底陛下是為了保護大峽谷,還是真得想要改革,可沒人說得準啊!”工部主事莫若友向平江伯陳胤兆道。
刑部員外郎秦升道:“不管陛下是怎么想,但是王錫爵那老狐貍肯定想借機推動改革,他那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陳胤兆不以為意地笑道:“他還真把自己當成張居正,他可沒張居正那本事。”
莫若友嘆道:“可惜我們事先準備不足,以至于他們現在贏得不少寒門子弟得支持,如唐文獻、楊道賓等年輕官員也都支持他們,聲勢浩大,可不能再這么下去。”
陳胤兆笑道:“如今可陛下要求針對稅法進行改革,咱們能反對嗎?但是怎么改,這個可就不是他王錫爵說了算。他們能夠拿著訴訟師去獲得讀書人的支持,咱們也能夠拿著農稅去博得天下百姓得支持。”
莫若友好奇道:“陛下是要增加稅入,可若減輕農稅,稅入必然減少。”
“這回他們說得不是商稅嗎。”陳胤兆笑道:“那咱們就建議增加商稅,減輕農民的負擔。”
秦升稍一沉吟,突然笑道:“伯爺此招真是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