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部主事莫若友的一道奏章,正式拉開此次改革的序幕。
這一道奏章,就是建議朝廷體恤農夫,降低農稅,而同時增加商稅,充盈國庫,理由就是商人富有,農民貧困。
這不就是陛下所期待的嗎。
既減輕百姓的負擔,又增加國庫的收入。
至于商人么?
呵呵!
這道奏章上去,立刻就贏得不少人的支持,其中包括大量堅定支持重農抑商得官員,以及絕大多數的權貴。
但是反對聲也不小,尤其江浙出身的官員,他們自小生在工商家庭,他們一直都在阻止朝廷增加商稅。
王錫爵他們都還沒有開口,朝堂上已經先爭了起來。
東閣。
“真是豈有此理。”
許國將支持莫如友的奏章,往桌上一摔,道:“看著是滿篇的仁義道德,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夠看出他們那齷蹉的心思。這是要減輕百姓的負擔嗎?這分明就是減輕那些大地主的負擔啊!”
減輕農稅,減輕百姓的負擔。
說得是好聽。
但不要忘記,那些大地主的稅也叫做農稅,而他們改革本想增加權貴的稅收,而權貴的財產主要就是田地,減輕農稅,那等于又肥了地主,窮了國家。
“不但如此,他們還想挑撥我們與陛下的關系,因為陛下是肯定不想增加商稅得。”
申時行緊鎖眉頭,道:“此事你們可得慎重應對,要是處理不好,可能會得罪天下百姓和陛下。”
王錫爵道:“如今我們還是占據優勢,但如果我們與陳有年他們各行其道,那咱們可就都難以有所作為,我們不應該擅自決定,而應該加強與陳有年他們的溝通。”
申時行點點頭,道:“陳有年那人,我很清楚,他一直都在建議朝廷,減輕百姓稅賦,必須得跟他們談談,讓他們知道,對方不是要真得減輕百姓稅賦。”
許國道:“但是對方已經提出建議,而我們卻拿不出一份改革計劃來,這如何跟陳有年他們談。”
曹恪突然道:“下官以為若要增加商稅,郭淡一定不會同意的。”
......
一諾牙行。
“你之前可有買過馬?”
徐姑姑向郭淡問道。
郭淡回憶了下,道:“買過一兩次。”
徐姑姑道:“一定都贏了吧。”
郭淡道:“這倒是不太記得了,居士為何有此一問?”
徐姑姑道:“如你所愿,朝中鬧騰了起來。”
郭淡愣了愣,訕訕道:“居士還真是記仇啊!”
徐姑姑問道:“那你打算如何應對?”
郭淡笑著搖搖頭道:“居士可不止一次這么問我,但我的答案永遠都只有一個,我來來回回就一招,那就是金錢。”
徐姑姑好奇道:“這也能用金錢解決嗎?”
“當然能。”郭淡呵呵道:“其實所有改革都是圍繞著錢在轉,而非道德,可那些老爺們往往想用道德去解決金錢問題,他們失敗是必然得,唯有金錢才能夠解決金錢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