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官府賣地、租地,那我敢保證,這地只會越來越貴,到時就會一拍兩散,但是一諾租的話,減少商人的成本,那這片土地就能夠為官府提供源源不斷得稅收。
官府財政還是要從稅收方面著手,若親自下場做買賣的話,如果不借權力進行壟斷,那必死無疑,原因很簡單,商人是為自己掙錢,官員為國家掙錢,自然是商人更拼,官府肯定做不過,可官府有能力壟斷天下土地嗎?
答案是沒有!既然沒有,就不要做這買賣,免得會被商人反噬。一諾租,就能夠將規劃權牢牢控制在手里,賦予土地的屬性,保證這塊地就只能建造作坊,而不是建造酒樓,商人都沒花錢,他當然也不會計較這一點,只要這地越繁榮,官府就賺得越多。”
“言之有理啊!”
王錫爵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他也漸漸明白,為什么宋朝榷商制搞得那么成功,明朝卻那么失敗,原因就是明朝沒有壟斷,宋朝是完全壟斷,官府只要不壟斷,雙方自由競爭,那是決計干不過商人的。
因為雙方管理者出發點就不一樣。
明朝半壟不壟的情況,搞得自己也是半死不活。
當初鹽利方面,郭淡給官府的建議,就是直接壟斷制鹽權,取代鹽引。
另外,他也漸漸明白,這官府就不應該再將精力投放在買賣上去跟郭淡較勁,那是不能爭得過郭淡的,只能在管理和規劃上面努力,爭取到民心,以此來謀求與商人的平衡。
郭淡又道:“當然,這其中還可以操作操作,官府為百姓做主,為百姓爭奪房屋居住,是能夠收獲民心,換得百姓對于官府的支持,關于這點,我資料上面就沒有寫,畢竟大人您是行家,我只是一個門外漢。”
王錫爵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道:“也真是難為你了,一方面得為商人爭取利益,但另一方面,還得為官府想辦法來對付商人。”
郭淡憨厚地笑道:“哪里,哪里,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大人您只管吩咐,無須言謝,畢竟我既是商人,又是大明財政顧問。”
這確實是他該做的。
他花這么多精力搞出這么一份規劃書來,當然是有私心得,就是因為他知道,一旦城鎮化,就一定會出現房地產行業,這他當然不愿意看見到,他的錢都投在生產上面,他現在一塊土地都沒有,住宅也是少得可憐。
誰要搞房地產,誰就是他的敵人,他追求的是生產,是市場,故此這份規劃書,目的就是搭建市場,市場就是用來交易的,這就會促進生產,他自然會賺得盆滿缽滿。
那衛輝府如今已經完全城市化,人口是越來越多,但是房地產一直都有沒見影,就是因為郭淡嚴格限制土地屬性,且其中大量的房屋都是免費居住的,百姓只要找到生計,就會有住的地方,干了若干年,就能夠擁有自己單獨的房屋,但是房屋只有居住權,沒有買賣權。
因為房屋全都是商人和郭淡出的錢。
至于城內的店鋪、房屋交易,那也不能算是房地產,那只是商人之間的商品買賣而已,價格完全取決于實際價格。
商人們對此是一點意見都沒有,因為建造成本低,土地都是免費的,人工其實也是免費的,也都是工人自己去建,大家相互幫忙,商人就只負責買一些材料,一家幾口人住在這里,為我干活,又消費我的產品,很快就能夠回本。
衛輝府的教育還不用花錢,也都是郭淡在負擔,但他只負責基本教育,順便養活那些寺廟、道觀,深造得話,那就得去開封府,就得花錢,但只要考上,也只需要負責書本和食宿費用。
這兩樣都不用花什么錢,這錢肯定就都花在市集里面。
衛輝府的市場是空前繁榮,體育娛樂方面也非常繁榮。
任何地方都比不上。
當然,你要想擁有這一切,就必須努力的干活,努力的掙錢,對于懶人那也是非常殘酷得,真是什么都沒有,就連房屋都會被收回的。
南直隸當然不可能達到衛輝府的水平,畢竟生產都集中在衛輝府,尤其高端技術生產,相對國內市場,衛輝府的地理優勢也不差,最主要的還是郭淡,只要郭淡一日不承包南直隸,生產就不可能搬過來。
就沒有商人愿意相信官府。
但是房屋方面,態度絕對是一樣的,誰要搞房地產,郭淡就要搞死誰,如果王錫爵今天不答應的話,他就會聯合商人搞。
讓官府毛都撈不到一根。
他不是什么圣母,關鍵還是利益,房地產對他是一點好處都沒有,傷害巨大,且不說這影響到百姓消費能力,關鍵富人得錢若都投到房地產里面,那他的股份賣給誰?
最終還是屁股決定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