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
談修側目看向蘇煦。
蘇煦點點頭道:“如果沒有帝王的支持,就沒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如今帝王已經不再支持儒家,那么儒家自然做不到唯我獨尊。”
談修問道:“可為何當今陛下不再支持儒家?”
蘇煦道:“因為儒家思想已經威脅到陛下的統治,那國本之爭便是大臣們利用儒家思想與帝王的無上權力所展開的爭斗,而結果就是儒家思想取勝。”
其實唯有他看透這事情的本質。
這種事若沒有萬歷的支持,就算郭淡敢,他也不會成功的。
他當時才迫不及待地尋求與顧憲成的合作。
可不是僅僅是一諾學府的學生上街游行,南京學府不少學生也都參與,而原因就是之前顧憲成和蘇煦也發表了一篇文章,文章中直接表明支持郭淡的三皇五帝論,皇帝的天職就是要給百姓帶來更好的生活,要不斷的求發展,求進步,實事求是,百花齊放。
整個觀點,其實就是顧憲成一直推崇的實學思想,只不過配合如今的局勢,做出一定的修改,并且將其改名為新學。
因為實學也屬儒家思想,換而言之,他們要脫離儒家思想。
但是顧憲成很巧妙的將三皇五帝論,解釋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這句話可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以民為本。
他只是表面上脫離儒家思想,但實際上是要改造儒家思想。
然而,以開封府如今在文壇的地位,思想方面的爭論,開封府自然不可能只是充當一個配角。
京城的言論在影響著開封府,開封府也立刻給出自己的反饋。
這篇文章也已經傳到京城。
顧憲成、蘇煦那可都是文壇中的泰山北斗,雖然新學其實就是脫胎于儒家思想,但文章明確寫到支持三皇五帝論,這等于就是支持皇帝。
這可真是要命啊!
這些士林大佬突然帶頭造反。
在這內外夾擊之下,以禮教為首的保守派頓時就崩潰了。
而且是全國性崩潰。
不僅僅是開封府或者京城,臨清、南京、江西,全部崩盤。
真是山崩地裂。
那些還在堅持儒家信仰的讀書人,就紛紛加入新學。
他們這些人,內心其實是非常推崇儒家思想的,他們不認為這是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但是他們也反對保守派所作所為,他們夾在中間可是非常難受。
幫也不是,不幫也不是。
在新學出現之后,他們立刻就投奔新學。
同時以李贄為首的心學派,也是在大放異彩,他們大肆批評朝中那些偽君子,說一套,做一套,同時他們提倡功利主義,將朱熹罵得是狗血淋頭,他認為此乃人性,怎能泯滅人性?
這人往高處走,不就是功利主義嗎?
否定人性,就是虛偽。
顧憲成的實學與心學本是一對冤家,但如今卻奔向頭一個目標。
一諾牙行!
徐姑姑看著從開封府傳來的文章,不禁笑道:“他們是來穿你的嫁衣啊!”
郭淡呵呵笑道:“身為一個商人,天職就是幫別人做嫁衣的,只要價格合適。”
徐姑姑好奇道:“不知他們給出的是什么什么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