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爺爺,你可有口福了!”小丫頭笑嘻嘻的彎下腰一邊杠著鞋上的泥,一邊歪著頭看著張賬簿說道,“陳奶奶家的這頭一席子的柿餅,我剛去,陳奶奶就直接給塞進了我的籃子里頭,我攔都攔不住呢!”
秋天的時候,陳家屯的人就開始紛紛打柿子,開始做柿餅,存著做過年的點心。
這兩天的日頭不太好,柿餅要做好了擺在席子上曬,好不容易得了這么個陰涼天氣,陳奶奶就急急忙忙的把第一席子的柿餅給曬了出去。
趕巧下午小丫頭去了,陳奶奶就熱情的往她的籃子里塞。
張賬簿笑呵呵的走過去接過了小丫頭挎著的籃子給放在了一邊兒的柜子上,一邊對丫頭道,“丫頭,趕明兒就是你十六歲生辰,爺爺也要去府里報備賬目了,有什么想要的,盡管說,爺爺回來給你捎。”
小丫頭把鞋底在地里頭踩得泥杠干凈了,忙的進來跑到張伯伯身邊兒,笑嘻嘻的抱住張賬簿的胳膊跟個小貓兒似得偎在張賬簿的胳膊上,小臉兒還蹭來蹭去的,滿臉滿眼都是一股子的撒嬌樣兒。
“張爺爺,我啥都不想要,就想著您能早點兒回來呢!”
“你這丫頭!”張賬簿一顆心都要甜化了似得,饒是知道這丫頭這般模樣肯定是有什么事兒,他還是回回都架不住這丫頭像只貓兒的粘人撒嬌懇求。
“有什么想要你直說就是了,你那點兒小花花心思,爺爺我還看不出來嗎?”
“嘿嘿,張爺爺最好啦!”戚明心嘿嘿笑著,又使勁在張賬簿的胳膊上蹭了又蹭,才開口說起來,只是這說著說著,小臉兒就紅了起來,“張爺爺,十六歲生辰,我想買一筐針線和兩尺紅綢緞。”
張賬簿看著小丫頭紅通通的臉,哪兒還有不明白的意思,頓時一雙眼都笑彎成了月牙兒似得,“我們這小丫頭是長大了,留不住了,快給爺爺說說,這是哪家的小伙子這么有福氣?”
“哪兒跟哪兒啊!張爺爺您凈瞎說!”小丫頭一張臉更紅了,連忙推開了張賬簿往門外跑去,“我去給您做飯去了,今兒想吃什么?”
“甜面湯就成,我今晚收拾收拾,明兒就走了。”張賬簿也不再打趣她,邊說著,邊回到書桌邊上整理賬本子,“我不在這幾天,你要是一個人住著害怕,就搬去陳奶奶家里去,李嫂子家里也成。”
“啊?走的這么急?”戚明心頓時就停住了腳,擔憂的看著張賬簿,問道,“我這連干糧都沒得給您準備呢。”
錦州的莊子到京城的將軍府邸說起來不算遠,可怎么走也得走個半個月呢。
“我能不準備著嗎,你這丫頭都十六了,可別整天在我這老頭子身上操心思,多瞧瞧咱們屯子里哪家小伙兒順眼才是正經事兒。”
張賬薄呵呵笑著,戚明心的一張臉都紅透了,跟紅通通的果兒似得。
“張爺爺您說什么呢,我可還要做您孫女兒,孝敬您一輩子呢。”戚明心也不再多說什么,紅著臉小聲嘟囔著連忙就埋頭進廚房做飯去了。
張張博看著小丫頭跑進廚房,頭上那兩個麻花辮兒一翹一翹的,心里甜的不成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