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南楚軍的餉銀恢復到了湘軍初建時的水平。
即每月6兩銀子,折合大明銀元9塊錢,一年100塊錢!
一個普通綠營兵假使不被克扣餉銀,每月也只有2兩銀子。
南楚軍和老湘軍是他們的三倍。
者說,如今是金銀本位時代,大明銀元的匯率=墨西哥鷹洋=美元。
一個南楚軍士兵的年收入足有一百美元,相當于一個西部高級牛仔或者小農場主,也相當于大明皇家陸軍的1/2,皇家水師的1/3,皇家空軍的1/5。
這樣的高薪正是當年湘軍悍不畏死的源動力。
只不過,靠曾國藩那點弄錢的本事,如今湘軍早就破產了,所謂三薪名存實亡。
但左宗棠靠著胡雪巖和大明貿易,五萬士兵合計一天一萬兩銀子的工資還是付得起的。
至于那些民夫的工資就差得遠了,一年有沒有10兩銀子都是個問題。
不過這也是很不得了的薪水了。
而且一天兩頓玉米糊糊,三天一份加了鹵蛋的泡面,日子不要太逍遙!
更讓九頭鳥們驚喜的是,這份本以為拿命去掙錢的工作,其實遠比想象中輕松。
贊美偉大的柴油發動機,民夫們的勞苦程度大大減輕了。
除了在某些河段充當一下纖夫,大部分時候都只要幫軍爺們背背行囊就可以了。
而這個所謂的行囊,自然是塞滿了“唐僧肉”、“大白免”、“烏巢”、“土力架”、“康帥富”的,繪有武德充沛分紅左輪豬的書包了。
簡單來說,有那么一丟丟像是春游小學生的畫風。
·
這樣輕松的武裝游行直到陜西漢中府才結束。
漢水雖然主體在湖北省,但漢水在陜西境內也有很長的距離,而且水面寬闊,河道很深。
如今的陜西已經非常疲敝缺水了。
黃河、渭河、涇河、洛河這些曾經大名鼎鼎的名川,如今都已經無法通航。(如圖)
唯有秦嶺以南的漢水可以通航,不過一兩千噸的運輸艦是不要想了。
實際上,過了襄陽,300噸以上的輪船就開不了。
到了陜西境內,更是只能走幾十噸的小船。
不過沒有關系,大明還用運輸艦帶了一大批“定遠級”水泥運輸船。
這種名頭震天響的船,其實就是后世那種內河水道里運沙子的水泥船,弱雞的很。(如圖)
但在大明水師官兵的心目中卻非常神圣。
當年海軍王忠皇提督打響新津戰役第一槍時,駕駛的就是加裝了耿工部穩定翼的這種水泥船。
而“定遠號”與“鎮遠號”水泥船作為大明水師的第一代旗艦,也被永久保存在了大明皇家博物院工業文化館中。
靠著這些水泥船,南楚軍從白河縣進入秦地,直達漢中。
只要拿到漢中,想要兵出西安,就只要按照蜀漢的老路就行了。(如圖)
南楚軍有朱富貴準備的八萬兩千多部小推車。(如圖)
這些質量極佳,且有充氣輪胎減震的鐵制小推車,比起諸葛亮的木牛流馬高明得不知哪里去了。
翻越秦嶺如坦途或許夸張了,但秦嶺對于南楚軍來說絕不是天險。
而且南楚軍也沒必要走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小道,只要按部就班走斜谷等大路就可以了。(如圖)
只是,這一切的一切,前提是甘陜總督楊岳斌的態度。
他究竟是忠于滿清,還是心向光明,又或者也想學湖北各軍頭那樣掂前顧后,這對于南楚軍來說非常關鍵。
就在左宗棠準備寫信先對漢中知府胡惠林,也就是楊岳斌的女婿試探一番的時候,忽然兩匹快馬自漢中方向朝南楚軍飛奔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