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可惜的是,這一版的梟龍加裝了機艙蓋,楊飛虎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感受冷風拍面的爽快的感覺了。
與過去的訓練飛行不同,今天他將要將飛機這個天空王者以實戰的姿態,第一次暴露在世人的面前。
同時,這也將是大明皇家部隊在本次世界級會戰中的第一次亮相。
不是戰功彪炳的陸軍,不是至關重要的海軍,甚至不是技術成熟的飛艇航空兵聯隊,而是新生的,稚嫩的飛機航空兵,將為大明打響第一槍!
這無疑是天子的重托,與毋庸諱言的重視。
這一刻,楊飛虎感到肩頭的責任無比重大。
“梟龍一號,梟龍一號,這里是胖頭魚,這里是胖頭魚,收到請回答。”
“梟龍一號收到,梟龍一號收到!”
“下方11點鐘位置發現敵軍!”
“明白!”
無線電臺中傳來嘈雜失真的聲音,楊飛虎知道,那是飛艇大隊的指揮飛艇的正在保持通訊。
梟龍雖然改版了五代,但性能上依然不夠穩定。
飛艇在天空中還占據著最主要的力量。
不過,這一次任務是在北京城旁,人口稠密,建筑縱橫,特別強調攻擊的精度。
在這方面,飛機有著天然的優勢。
[前文勘誤,梟龍005的載彈為300公斤,1700公斤是起飛重量而非載彈量,弄錯,特此更正。]
交代清楚了氣象、能見度,以及敵情,楊飛虎一推操縱桿,梟龍飛機開始壓低高度。
與他做出同樣動作的還有其他六架飛機。
相比飛艇投彈,飛機投彈最大的好處就是俯沖投彈。
這樣做,一來可以降低投彈高度,二來可以減小炸彈的慣性,二者都將極大的提高轟炸的命中率。
而包括楊飛虎在內的七名飛行員,都是這一技術的佼佼者。
很快一支散漫蜿蜒的四路縱隊出現在京郊的田野里。
這個位置,北京城高大的城墻已經遙遙在望了。
楊飛虎甚至可以看到城門外,張燈結彩,清朝官員迎接英國大兵的隊伍。
當然,他沒有注意到,城頭上有一個旗人貴婦,在兩個心腹太監的攙扶下,正在學習使用手中的千里鏡。
英國人會在這個時間點入城,杏貞不知道,鬼子六也不知道。
城樓下的迎接的隊伍都是一早準備的。
然而,大明卻能知道。
大明的統戰與滲透工作,就是這么無孔不入。
此時,烈日當空。
城樓前豎著的大清龍旗和米字旗都已經蔫了。
旗幟下的八旗旗丁也都七歪八倒,無精打采。
有的,甚至都光明正大地抽出了大煙桿子開始吞云吐霧。
直到探馬回報,洋人的大軍就要到了,奕頓時來了精神,才傳令下去,讓各部都支棱了起來。
一陣人仰馬翻之后,八旗兵丁終于擺出了凌亂的隊形,眾人伸長脖子,準備一睹英國大兵的風采。
但很快,他們就看到了一場超出預計的,畢生難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