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本世的正史,由于祖國那邊圍棋還很冷清,暫時還沒人將其發揚光大,但中國流這個名字卻依舊保留了下來,原因是開創這個布局流派的日本棋手稱這個布局的靈感來自于中古圍棋,雙龍時代的常見招數。
“中國流有高低之分,低流注重實地,高流注重外勢,最近幾年年輕人越來越多,大家越來越喜歡戰斗,所以高流算作當前主流,低流相對少見.....而他這個路數,我還真沒見過。”直坂搖頭笑道。
“其實更有可能的話,只是他最近的習慣走法吧,離流派這個境界還有一段距離。”麗子說。
“話是如此沒錯,但流派這種東西,它最初的起點也就是習慣,無論是劍法的流派,還是棋法的流派.....就這樣說吧,本次定段賽,平均每個棋手起碼要下20局,如果他能逢黑就走這樣的定型,還能保持較高的勝率,我們就當它是種科執光開創的流派,怎樣?”
“18局.....您是要連講他十八盤棋嗎?”麗子苦笑道。
“啊?難道不行嗎?”直坂一愣,還用征求般的目光望了望周圍臺下的各路棋迷觀眾和媒體。
“如果精彩的話,也不是不行吧.....”
棋盤之上,蒸騰的霧氣縈繞在了棋子上,仿佛持續升溫的鐵板。
中良三覺得全身都火辣辣的痛,因這個陌生的開局而感到不適。
每一步棋都像是落在了烙鐵上,燙得痛手。
看這個形狀和小林流很像,所以按照對付小林流的路數來對付,但也說不清是哪一步出了問題,好像局勢的天秤正在不斷往對手那邊傾瀉。
——這就是齋藤九段弟子的布局路數嗎?
他偶爾還能抽出兩眼看看科執光的表情,偷瞄對手,從對手細微的表情上讀出成噸信息,是每個職業棋手必備的盤外招。
科執光打了個哈欠,嘴巴大大一張。
——狗日的,這個人怎么還打起哈欠來了?
——就這么自信?
一想到科執光身上的各種光環,中良三頓覺壓力更大了。
打完哈欠后,科執光的表情也正經了許多,側斜而坐,面對棋盤。
該怎么說這個布局流派才好呢.....
其實這就是個迷你中國流,前世90年代被一群韓國人搗鼓出來的新流派,倡導暴力與速度,意外得挺好用。
但本世的話.....沒錯,還真就是齋藤搗鼓出來的,而且完善程度還挺高,說是準備在明年的龍座頭銜戰上當大招來使用,但想了想覺得不保險,轉手把它拋給了科執光。
“你,幫我在賽場試一試這個,看看好不好用。”他如是說道,然后他就瀟灑地轉身,去夏威夷了。
這人確實心大,也不怕提前準備好的東西暴露。
科執光其實也覺得,可能是齋藤自認為耍不動這把大刀了,但又不忍心此刀埋沒,所以提前把它送了出去,希望它第一次亮相時能夠更華麗些。
可能這就是人如其棋吧,不負華麗奔放之名。
在心境的渲染下,科執光用力地握住了棋子。
而后關鍵的截點被捕捉到,再狠狠將棋子打在棋盤的特效點。
戰斗開始——
而后落幕。
“很精彩,我輸了,只能說是名不虛傳啊。”中良三撫摸著后腦勺苦笑。
“感謝指教。”
“我們來復下盤吧......”
一局棋結束后,如果雙方心態都還可以,當場復盤總結失誤的確是禮儀的表現。
“好啊。”科執光自然點頭同意,還是那句話,只要棋局質量不差,對手也有意愿,他都會和對手復盤的。
但認真歸認真,至于會不會以上手強者的姿態,一邊和對手復盤,一邊指出對手的錯誤,一邊把對手教育到懷疑人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