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邊長輩都等著呢,沈常樂也不敢怠慢,趕緊就穿好了衣服出門。
一出門口沈常樂也是微微一愣,發現外邊自己能想象到的人基本都已經齊了。
最小輩的就是沈常樂和郭奇臨兩人,除此之外候振、孫悅、郭桃兒、于千、師爺石富寬還有候三爺也都在,真正是爺孫三代都齊活了。
酒店門口不遠處,已經有一輛SUV在門口等著呢,開車的是郭桃兒的助理王海。
“走啦走啦,人都齊了,上車聊吧,咱們這么多人聚在一起在讓粉絲認出來圍住了。”師父于千回頭看見沈常樂出來嘿嘿一笑,趕緊招呼大家上車。
門口停著車是師父于千從京都開過來的大SUV,有七個座位而且空間夠大,所以大家上了車后也沒感覺到多擠。
候三爺坐在前面的座位上,看著沈常樂還是略有些茫然的樣子笑呵呵的遞過來一個明星三件套:帽子、口罩、墨鏡道“常樂剛才忘了跟你說了,你出來的時候沒有帶墨鏡口罩吧???”
沈常樂隨手接了過來道:“呦謝謝三爺,我還真忘了。”
“話說咱們昨天剛來津都鬧了這么大的動靜,第二天咱們就這么大陣仗出來玩來是不是有點太高調了啊?”
郭桃兒笑著解釋道:“嗨問題不大,再說了,你候三爺和你師父都是一個性格,根本就是閑不下來的主,我們每次別管去哪演出去,當天演完了,第二天準是奔文玩市場和花鳥魚蟲市場去,更何況今天日子難得,還有好節目看呢。”
“好節目?什么好節目啊???”沈常樂好奇道。
候振嘿嘿笑著給老搭檔解釋道:“我也是剛剛才了解到,今天津都這面有一個民間組織的,全市范圍的斗蛐蛐兒大賽,據說還挺有意思的。”
沈常樂挑了挑眉頭還是略有些不以為然,斗蛐蛐兒他自然是知道的,別管是古代的電視劇、電影里邊都有過耳聞。
包括相聲《扒馬褂》里邊也有這樣的包袱,比如大白馬換蛐蛐兒掉茶碗里淹死了,或者碰見一只蛐蛐兒頭有火車頭那么大,兩只須子電線桿那么長,眼睛跟探照燈一樣。
不過他更喜歡貓貓狗狗的,對于這種玩意兒確實不是特別感興趣。
有時候夏秋兩季沈常樂沒事兒去師父于千家里邊,聽著師父于千家里邊養的蛐蛐兒不停的叫,有時候還感覺煩。
師父于千看了一眼就知道沈常樂心里邊想的什么,直接笑道:“你去看看就知道了,尤其是津都這地方,著名的哏兒都,玩兒都,放眼全國這里斗蛐蛐兒都是出名的。”
“師父您這還真是什么動物都喜歡,什么動物都不耽誤啊。”郭奇臨坐在車后座上也是開口玩笑道。
“那不一樣,別的動物玩都是比美,比品相啥的那都是國外流傳過來的東西,而這斗蛐蛐兒可是咱們老祖宗從唐朝那會兒,就開始流傳下來的玩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