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其根腳也絕不會簡單。
然后問題來了,該種魔物,搭上私人探索船,真的是只是一次巧合?
他是有一點陰謀論習慣的。
但因為相關情報差的太多,又不舍得花信息費,因此這個事暫時被他擱置了。
當然,對于這種魔物,他也沒有馬虎大意。
為什么允許、甚至鼓勵天下修士造鎮域碑?這就是準備。
他擔心這種魔物,在跟厚土宗較勁時,就已然完成了狡兔三窟,準備好了后路。
也就是說,在各派趕到之前,魔物的關鍵核心,就已經在這個世界擴散了。
若真是如此,第二、第三、第N個魔災災區,就有可能出現。
為此,他已經派遣傀儡分散到世界各地待命了。
具體就是天工府的那些修為不算低的活傀儡。
非要讓他們干工程的活兒,取財了。
不如學習謝長生在時的太虛宮,平時潛伏,命令一到立刻激活。
他希望屆時修士們能給力些。
畢竟這跟修士們賺天運其實并不沖突。多大肚子吃多大碗的飯,賺天運也要Hold住才行。
屆時活傀儡扮演他在魔災事件中扮演的法陣主持者角色,而修士們則輕車熟路,迅速搞定布陣……
之所以有這樣的擔憂。
是因為在這一界的土著修士將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個魔君身上時,他卻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
他理解土著修士的思路。
他們對魔災前因的推測是這樣的:
魔君強力,法門詭異,瞞天過海,潛伏上船,進入大千,展開體系,打造魔域……
這樣的思路,很也符合仙道世界,高端決定一切的普遍認知所引申出的分析結果。
但他不同,他來自地球,他的認知里有鼠群的‘群體智慧’、還有更科幻的‘蟲群意志’等腦洞。
他就在想,如果真正的罪魁禍首,不是什么大魔、魔王,而是一群細菌呢?
如果所謂的魔君,只不過是菌群在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塑造出來的‘丘腦’呢?
這種猜想,之前也只是猜想。
有所防范,但沒有深入較真,而是扔到了一邊。
他有好奇心,但求知欲遠沒有變態到強烈希望洞悉萬物,同時也沒有什么強迫癥。
尤其是被小萌教做人幾次之后,他漸漸養成了不瞎打聽,不過度瞎琢磨的習慣。
他還為此自嘲,覺得這樣的自己大約很適合生活在克蘇魯世界。
然而,魔物船團對青云秘境的所作所為,及其神秘而又逼格十足的表現,喚醒了之前的這些猜想,并產生了關聯。
這關聯是由一個問題為最初源頭生成的。
仙道的主要敵人是誰?或者說,有哪些?
很自然的,首先想到了魔。
從本質的角度分析,如果魔代表的是‘負’,那么仙道代表的就是正。
這里的‘正’,跟世俗的那個‘正’沒關系,而是指善待自己。
具體包括使用靈氣這種相對更適合陽光生物的力量;以及修心養性,厚積薄發,穩健推進等策略。
而魔則截然相反,真的就是只要練不死,就往死里練,怎么作怎么來。
所以這正與負,是理念之爭。
仙道的第二個敵人,是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