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倒是實誠!”
李浩然不以為意,目光一轉,也好奇的落在周虎身上,靜候答案。
周虎心思電轉,思緒翻涌而起,“方才黃欣回答已經極得這怪人欣賞,他卻未有滿意。由此可見,文不對題,毫無意義。在聯系他此前所言,丐幫先人領悟一則道理,難道與這有關?”
“可是天地與人有何關系?”
周虎雖然抓住關鍵所在,內心當中有關天地人的描述、感悟、贊美,密集翻涌,但是就像個人面對滾滾而起的大勢,使盡渾身解數,也無從下口。
瞧見周虎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樣,李浩然輕輕一笑道,“你們覺得這天地,最為高玄之處究竟在哪里?”
“最為高玄之處?”
周虎心頭一動,像有了眉目,但臨陣磨槍,即使有所意動,但要組成詳細的措辭,一時半會兒怎么可能想得起來,生恨平時自己為什么不多啃幾本書。
黃欣看著坐而論道的李浩然和身旁冷汗簌簌從額頭滑落卻一無所知,扔在為尋答案盡心竭力的周虎,心中忽然涌出一陣荒繆,“這真的是一個虛幻的試煉嗎?”
“前輩,我知道了。應該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吧?”
張遠腦海靈光一現,興高采烈的聲音,將雅廳里的沉默打破。
周虎本來冥思苦想的困惑之心,聽到這一聲咋咋呼呼的叫喊,頓時絕處逢生。恍然大悟。回過神來,不由苦笑一聲,“這小子心思跳脫,居然一猜就中。不過,這丐幫是改換門庭,做了道學家了嗎?怎么忽然考校起了道家先賢的哲學呢?”
余光一瞥,李浩然一身白衣,卓爾不凡,未做什么動作,那一身書卷氣息隱隱而發,一看就是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有學之士,像極了一位大學士,心頭更是疑惑。
李浩然深意的望了張遠一眼,“沒想到居然被最不可能的你猜中了。不愧是有緣之人。不過,這折扇之上的奧妙雖然被你說了出來,但是你可知道,此句內涵與我丐幫延續如今的理念,以及秉承得那道法則,有何關系?”
“這個……”
張遠腦袋一下僵住,這樣深入淺出的思考著實不適合他,但想到心心念念的超凡,又皺著眉頭冥思苦想起來。
李浩然折扇一疊,靜默的看著張遠,倒不是他非得咄咄逼人,而是入他丐門之下,必須經得起考究。
不通他丐門理念,即便是所謂的有緣人,也注定有緣無分。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黃欣很少參研這類神神道道的社哲著作,乍聽之下,不由一臉懵懂,回憶一下所學。
如果沒有記錯,這應該是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哲學、政治著作《道德經》片段,似乎是闡述天道無常,事物都順從于規律,無所謂仁德,皆一視同仁。
在后面還有“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講述大道滋生,在規律中找到仁,百姓也就是當時的人類,也就能夠找了靈魂,反過來如果圣人、亦知行完備的成年人,如果無法從天道一視同仁于萬物的規律當中,找到仁的存在,那這樣的人就像草狗一樣,是沒有靈魂的。
盡管表面上的意思,她一清二楚,可眼前這位前輩忽問這話,顯然不是考量他們學問。聯系方才她所言盡得欣賞,卻再無下文,這一句亦如剛才那“天地”之問,都不過是導向丐幫那一條法則和理念的。
黃欣心中嘆息一聲,“小遠啊小遠,我們只能幫你到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