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聯軍最高參謀部。
南亞美利加小國出身的聯軍新任總參謀長,豐塞卡,身板筆直坐在長桌的一端。
因為是人類火星遠征前的最后一場重要會議,今天的會議,蔚藍元老會在聽。
關于這一點,豐塞卡是事前即被明確告知過的。
當然,老家伙們大概率并不會直接加入會議議程,發表意見,遠征相關的一切具體決策與行動方案,還是都得他和參謀部來做。
按照蔚藍的規則,元老們通常并不會直接干預蔚藍各個方面的具體運行,一直以來,他們似乎也都是這么做的……只不過豐塞卡心里很清楚,一旦被認為有必要,那些老家伙們其實可以輕松將他這個總參謀長換掉。
關于這個神秘而權力巨大的蔚藍元老會,直到現在,蔚藍內部知道它存在的人也不算太多,同時,就連豐塞卡這個資歷的將領,都不完全清楚其中到底有哪些人。
這些年在蔚藍高層內部,唯一集體確認的元老會成員,大概只有一個,華系亞唯一目擊軍團的總參謀長,徐曉紅。(他很可能是其中最年輕的一個,也是目前唯一在蔚藍軍政系統公開任職的一個。)
除此之外,克莫爾議長目前肯定不是,然后就連人間無敵的陳不餓,在大伙看來都不一定是(其實大伙的看法,是大概率不是)。
“所以,我想我們應該完全沒必要懷疑那些人的睿智與深謀遠慮。包括他們對于人類的忠誠與無私,應該也是久經選擇與考驗,可以充分信任的。
“只不過那些人,大體都已經活得太久了,且都曾經長期位高權重,親手做過太多艱難而殘酷的決策……
“所以,以人類的未來命運和希望為終極目標,甚至唯一目標,那大概是一群絕對理性,以至于冷血的人。”
想到這里,豐塞卡對于自己的思考,變得更有把握了一些。
“艦隊和物資都準備妥當了么?”他看向長桌問道。
長桌一側的軍官開始依次起立答復。
“是的,以一年為極限作戰周期,兩倍生活及戰斗物資,已經全部完成裝船。”
“因為很久之前就設置和保留下來了太空作戰研究組,所以,火星作戰的呼吸問題,雖然方案可能不夠完善,但是大體可以解決……十萬套‘源能動力死鐵呼吸面罩’,目前已經完成三分之二,剩余部分也在加緊生產,可以在出征前完成。”
“三艘母艦,十艘大型飛船,四十艘中小型飛船。遠征艦隊組成完畢,分布各洲,隨時可以啟程。”
“好。”豐塞卡先是低著頭應了一聲,而后抬頭,目光突然變得慎重而嚴厲,說:“遠征艦隊方面,另外再加派一艘母艦,兩艘大型飛船吧。”
“……是。”當事軍官茫然了一下才答,包括現場其他人也都差不多,因為這個多加三艘飛船的理由和意義到底在哪,他們一時有些想不通。
難道是為了湊成66艘嗎?
因為華系亞的幸運邏輯?
因為是066號探索飛行器,捕獲了佩格芒特的求援通訊?
“這三艘飛船作為第二梯隊,不參與登陸,也不在任何情況下支援作戰。”豐塞卡繼續開口,說:“讓它們一直保持懸停在火星不可目視距離,然后……”
“然后,萬一遠征計劃敗局已定,讓它們,不惜一切代價,為人類帶回來The青少校和佩格芒特少將(如果他還活著的話)。”
“我說不惜一切代價的意思,就是除此之外,什么都可以放棄,明白嗎?包括撤離過程中,你們可以用另外兩艘非搭載飛船,撞擊大尖追擊飛船,為唯一那艘飛船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