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山數月,深秋時節早已過去,終南山和往年一樣,大雪覆蓋,銀裝素裹。
這個時節,臨近大比,且處于年末,在外的眾多全真弟子大都歸山,平日里稍顯寂籟的終南山,在這深冬季節,也是熱鬧了不少。
“徐師兄!”
“徐師兄……”
踏雪而行,沿途問候聲不斷,徐天涯亦是笑臉相迎,領傳功之職數月,徐天涯倒也是喜歡上了這種傳道解惑的感覺。
雖徐天涯只是抱著盡職盡責的心態,但傳道解惑之恩總歸是存在的,數月時間,倒也積累了不小的威望。
行至重陽殿,廣場上的積雪早已清理干凈,整個廣場被分為若干個比武擂臺,此時雖還未到大比開始時間,但已是有不少全真弟子已經提前趕來。
大比每年一次,規則亦是簡單,同年入門者同臺比試,勝者晉級,敗者淘汰。
直到最后,每一屆弟子皆排出了成績,最終再各屆弟子魁首同臺比試,決出真正的全真弟子中的第一人。
只不過前者比試是每年大比的常態,而后者魁首比試,則是偶爾才開展。
大比的存在雖說其原始目的不過是為了考較弟子武藝進展,但人總歸是有好勝心存在,這大比,也成了大部分弟子爭鋒揚名之地。
徐天涯也曾參加過一次大比,只不過那時候武藝低微,入門時間也不長,最終的成績只不過是中上游水準。
大比將開,較之不少弟子的心潮澎湃,徐天涯卻是淡然得很,之前徐天涯還會想著,這碩大的全真,或許會是藏龍臥虎,但領傳功之職數月,接觸了不少弟子,徐天涯算是明白了,這天下第一大派,武藝高深的還真的只有七位真人。
成百上千弟子,或許有些在江湖上也能稱雄一地,留下威名,但放眼整個江湖,最多也就稱得上二流。
但全真弟子眾多,有七位真人扛起大梁,再加之眾多放眼江湖也不算弱的二三流弟子,也足以撐起全真派的聲勢。
辰時三刻,重陽殿內鐘聲敲響,數百名身著道袍,背負長劍的全真弟子成七個方陣整齊的佇立在重陽殿前。
重陽傳七子,七子化七脈,枝蔓藤葉,便有了如今全真的盛況。
大比考較的是所有全真弟子的武藝修為,也是所有全真弟子展示自己,揚名全真的最好場合,更是七脈爭鋒,龍爭虎斗之時。
身為掌教嫡傳關門弟子,徐天涯立在中間方陣首位,和其他全真弟子一樣,注視著殿前臺階之上的七位真人。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徐天涯明顯感覺自己師傅今天的笑容有點多了,而且還是時不時的看上自己一眼,眼神中蘊含的意味似乎是鼓勵?
似乎是希望自己好好揚一下掌門一脈的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