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有利益自然才會生出其他的想法。”
當然,沮授提出此戰略構思雖有私心,但還是處于為大局著想的。
能夠擁立天子,首先就會脫離地方軍閥的性質。
待有了政治資本,日后再行征討天下,豈不是將名正言順?
可現在瞧見著郭圖,許攸,淳于瓊等文武頻頻持反對意見,卻不由令沮授目光一凝,遂心下不由暗罵著:“這群該死的蠢貨,皆是目光短淺之徒矣!”
“他們哪懂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巨大優勢啊?”
但心下不爽歸不爽,向袁紹獻策必要的品行、態度還是要極為端正的。
袁紹還是一重面子,講禮儀之人。
隨即,沮授神情亦是越發透露著莊重,目光亦是緊緊凝神,遂再度高聲勸慰著:“明公,一定要率部前去親自擁立天下啊!”
“這可是是令我軍從今往后擁有更大的政治資本。”
“望明公萬望三思也!”
此番話語落罷,他已是語重心長的說著。
全部所說已經盡數是肺腑之言。
但此策除了田豐,審配等寥寥幾人有所贊許外,卻壓根比不上附和郭圖等人的意見規模。
而袁紹的秉性又是一向好謀無斷之人,喜歡聽從多數人的意見。
更何況,其中許攸更是流露出一副狡詐小人的嘴臉予以吐露著:“不僅如此,還請主公試想一番,若是當真將天子迎至冀州。”
“到那時,上有天子,若是主公與其意見不合,該當如何?”
“文武諸臣究竟是聽從主公,還是效忠天子呢?”
“若主公選擇做忠臣,那自然名聲方面將無可挑剔,只是恐怕行至最后,反而基業會不保。”
“但如果是要違抗圣令,卻百分百會名聲受損。”
“此兩則情況,對于主公的聲名都會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
此話一落,許攸稍微是沉吟了片刻,隨即又道:“何況,主公豈是忘記了自身的身份乎?”
“以袁氏的家族助力,又何必需要天子那名義上的名頭歸屬呢?”
這一番言語下來,許攸喜歡耍小聰明的特性便完整的發揮了出來。
這最后的一席話方才是仿佛說到了袁紹的心坎上。
這一瞬間,袁紹頓時間拍案而起,高聲厲喝著:“好!子遠所言不錯,以本將軍所具備的家族之勢,縱然不擁立天子,亦將是麾下具備極其強盛的勢力。”
“我又何至于前去擁立一累贅來約束自身呢?”
“吾意已決,任何人不得在提及此事。”
“諸位各就各位,準備再度征伐公孫瓚。”
“喏!”
一席號令傳下,眼瞧著袁紹眼間所流露而出的決絕,一時間,沮授見狀,遂百般不贊同,卻也只能是暗暗直呼“可惜。”
隨著有了決斷,袁紹以及麾下諸人此時自然亦不將天使之言放在心上。
……
可這一刻,袁氏諸人卻都或許完全沒有意料到,天使早已離開館驛,早早離去,消失不見了。
但已經沒有人再度重視、關注天使的去向了。
這一刻,從袁紹到下,幾乎所有人都在著重重視著征討公孫瓚。
而隨著袁紹的決斷落罷,此時間潛藏鄴城負責打探軍情的探子也一一相繼暗中回返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