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星默剛才那一槍起到效果了啊。嘉世戰隊,或者說作為團隊指揮者的肖時欽,果然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滄海這一個角色身上。”作為專業解說,看懂場上局勢并合理進行分析簡直成了刻在潘林骨子里的涵養,是以在觀察到嘉世此刻的隊形后,非常清晰地推斷出了嘉世此刻的心理。
“嗯,如果不是那樣的話,他們其實完全可以把陣型從眼下稍顯別扭的“113”,轉變成更加合理的“212”。讓團隊里具備遠程打擊能力的生靈滅居中調度,做到更好的前后呼應。”李藝博正經解說起來,分析條例間自然也有一股讓人信服的味道。
“不過還是有點奇怪啊。”
提出置疑的人是米澤,作為新人解說,他或許不具備身邊兩位前輩那樣專業獨到的眼光,可他同樣有著自己這個年齡段的優勢,那就是靈活看待問題的能力。
“考慮到滄海的強悍,就算嘉世不放心讓孫翔去跟對方單刀,那也完全可以把邱非調回來,選擇跟興欣一樣打“41”。畢竟拋開兩隊核心角色以外,在其他角色層面上,興欣應該是不如嘉世的才對。”米澤不單單是只盯著場上某個或者某些角色做出判斷,而是在認真對比了場上10個角色之后,方才認真提出的分析。
從點到面的跨越,這般眼光是潘林和李藝博眼下所不具備的。他們太過執著于明星選手的光輝,短暫忘記了在團隊賽場上,每個角色都有其自身具備的價值,所有分析,也都應該基于團隊這個層面去提出。
觀眾們聽了,雖然沒法做到解說那樣的專業客觀,卻下意識覺得應該是這么回事。米澤并不是在說嘉世打的有問題,或者說指揮方向存在錯誤,而是隱晦地提出嘉世太過于關注滄海這個不易察覺的事實。
放孫翔去和對方單刀,1v1情況下想要打敗楚星默也許是件不可能的事。可若只是拖住對方,憑借一葉之秋和滄海的平分秋色,孫翔絕對有余力去做到。
核心角色不在場的情況下,正面打4v4的話,嘉世必然是更有優勢的一方,就算對方隊伍里還有個葉修也一樣。散人在這種多人戰局里,能夠爆發出的有效戰力絕對比不上生靈滅這個機械師。
“總體來說,在雙方總體戰力對面這個層面上,嘉世仍舊是強過興欣的。”潘林也沒打算為了面子強撐,在聽完米澤的判斷后,他立刻就話頭做出了總結,同時不免高看了身旁這個晚入行的新人后輩一眼。
“嘉世現在完全可以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打法來求團,沒必要跟在興欣后面始終被牽著鼻子走。”
說歸說,至于嘉世在紙面實力上是否真的比興欣強大,又到底強大多少?那就純屬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興欣選手席上,魏琛這才摘下耳中的耳機,沖一旁同樣喜不自勝的陳果點點頭,嘴里念叨起來:“這話倒說到了點子上,看來那幫憨憨里還算有頭腦清醒的人在嘛。”
能讓一向對解說不假辭色的魏琛說出這番話,從某種角度講,已經是證明了很多東西。別人不了解,陳果卻清楚,像魏琛這種“大佬粗”,這么說基本就已經算是在夸獎了。
嘉世的確出了問題。
偏偏問題又很隱晦,很不容易察覺。就算是身處比賽場上的選手,此刻能感受到的,大概也只有幾絲不易體會到的別扭感。
肖時欽和嘉世的磨合還遠遠不夠。
“或許表面上看不出所以然,可骨子里,肖時欽仍舊還是個徹頭徹尾的【雷霆人】。有些習慣雖然被隱藏的很好,可到了緊要關頭,絕對還是會不由自主地表現出來。”
這是在到達比賽會場后,楚星默和葉修在賽前休息室里,針對與嘉世的團隊賽做出的最后總結。
肖時欽的出身,造就了他賴以為繼的戰術風格和打法。而對于嘉世這樣一家習慣大開大合格調的豪門戰隊來說。肖時欽那般死扣細節的戰術風格,無論如何都會顯現得有些局促。就好比讓一位身高八尺、壯如鐵塔的漢子放下大刀去耍花劍,怎么看怎么別扭。
不是好與不好的問題,而是壓根就不合適。
這也并非是什么不經意間的巧合,而是牽扯到一件眾所周知的事情。
聯盟四位戰術大師中,像張新杰、喻文州,都是出身豪門,且都有過帶隊奪冠的經歷。至于葉修,他本身就是豪門的代名詞。
唯有肖時欽所在的雷霆戰隊,不但沒有拿過冠軍,甚至常年徘徊在季后賽邊緣,連出線都成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