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小伙計已經取來了兩雙醬色的小靴子。在清代,普通百姓是不能穿皂靴的,但這小靴的臉面卻依然刷得干凈,底子也很白。
陳柯一換上,頓時大為滿意。
這靴子是豬皮鞣的,明顯比布鞋結實。不光底厚幫高,還和馬褂一樣有兩排扣子,穿在腳上緊致舒服。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鞋會飛出去了。
可惜這個年代還沒有橡膠,這鞋的底子還是袼褙。估計穿不了幾個月,還得重新納一次鞋底。
阿琪也跺了跺腳,意外的發現韃子果然有一手。
“二位,還滿意嗎?若是要了,請這邊結賬!”小伙計向著二人做了個請的手勢,阿琪也點頭表示滿意,帶著陳柯一起回到了柜臺。
老板也離了座兒,笑著向他們打了個虛千。
“謝二位賞!可巧八月初六接的單子,用的是脖子上的好皮。這醬靴一雙,三十文大子兒,不多不少不還價兒。二位小姑姑人俊心眼兒實誠,可千萬別壓碼兒!”
陳柯發現這位老板挺會做生意,不由得問了一句:“滿人也做生意哪?”
老板從阿琪手上接過六錢碎銀子,只是苦笑。
“松二是滿人,可不是旗人哪。不學著掙點兒嚼谷,指著一家老小喝西北風兒?如今這年月,滿人入了關,都不興穿靴子了。說是喜歡上了漢人的布鞋,養腳!可幸二位小姑姑是漢人,倒緊著來照顧我的生意。”
老板說這話時,臉色很是無奈。不過很快又招呼道:“話說回來,二位小姑姑可是善人。不添置兩套新衣過節,對不起您這品貌!”
阿琪一聽這話,倒是來了興致。回頭又打量了店里一眼,說道:“阿珂,要不我們買兩套男裝,穿了去酒樓里吃酒?今天難得出來一趟,干脆晚些回去得了。”
一聽要去吃酒,陳柯自然是一口答應:“好啊!”
老板則更是高興:“二位小姑姑要穿了男裝,那可真是風流倜儻!不過小姑姑身量小點兒,這個無妨,咱家有現成的小少爺的穿戴,包您二位滿意。”
回頭又對小伙計說:“愣著干什么,拿梳子來,幫著兩位小姑姑打辮子!”
小伙計連忙打了個千:“是,是!”
“這家鋪子,服務當真是周到。”
陳柯和阿琪出了鋪子后,已經改頭換面。頭發結成了辮子,戴著瓜皮小帽,身上是長袍馬褂,腳上是豬皮小靴。
雖然是滿裝,但陳柯意外的發現這套裝備當真不錯。首先頭發不礙事了,方便打理。其次袖管和褲管都挺緊致,活動方便。馬褂更不顯身材,省得招惹是非。
不過這兩套衣服花了一兩四錢銀子,連靴子一起正好二兩,當真是把中秋節過成了剁手節。
“二位小姑姑,慢走!在下松二,以后常來照顧生意!”老板樂呵呵的將他們二人送出門,臨了還不忘做個廣告。
陳柯和阿琪把換下來的衣服打進小包袱,走在街上倒像是出游的商人。
又逛過幾條街市,眼看時間已到正午。
折騰了一上午,陳柯早就餓了。眼看路過一家酒樓,忍不住說道:“師姐,不說好給我慶生的嗎?”
阿琪忍不住笑道:“放心,銀子還有,餓不死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