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水路發達。
陳柯,阿琪和巴朗星帶著兩名護衛,一同乘船出發。陳柯的身上帶著顧亭林的手書,顧老說到了楊州就會有人接待他們,他的心中也頗為期待。
水路不比旱路,行船沒有馬跑得快,但出行之間卻舒適了許多。
所幸一路無事,時間不覺已經過了四月。
這日巴朗星站在船頭,指著岸邊說道:“看,前面就是楊州府了!朝庭委派韋大人在此修建忠烈祠,雖然是收買人心,但也不失為一件功德。”
陳柯他們也站在船頭,聽巴朗星述說當年的楊州之戰,之后清兵屠城百日,當真是慘無人道。
不多久船已靠岸,碼頭上的一個船夫遠遠瞧見了陳柯等人,頓時就迎了上來,拱手道:“敢問是顧老薦來的客人?”
陳柯打量了這名船夫一眼,見他只是一個普通人。因拱手道:“正是。”
船夫聽了,臉上流露出喜色,回禮道:“請稍待!”說著向碼頭回去。不多時,只見他帶來了兩位年紀,氣度都與顧亭林頗為相似的老者,來到了陳柯的面前。
陳柯已經猜到了來人是誰,當即拱手作揖,行了一個晚輩禮:“陳柯見過二位前輩!”陳柯一路上,早把該說的事情與阿琪和巴朗星講明了,他們自然也跟著一同行禮。
一位微胖的老者上前扶過了陳柯的胳膊,笑道:“沒有想到顧老居然薦來這么一位俊秀可人的女孩!你就是阿珂?老夫姓呂,名留良,是顧老的摯友。”
另一位老者也拱手道:“老夫黃梨洲。”
陳柯再次見禮,說道:“久聞二位前輩大名,今日得見,當真是平生幸事。這位是我師姐阿琪,這位是我們的管家,老巴。這次到楊州,一切但憑二位老先生安排!”
呂留良和黃梨洲也向他們拱手還禮,之后便親自帶路,請他們一同進了楊州城。
剛剛穿過高大的城門,已能聽見街巷之中的絲竹聲聲,鶯哥燕舞。之后一行人穿行在熙攘人流的街面上,還能夠看見各處的書苑,茶館,戲樓,青樓。拉客聲,叫賣聲,不絕于耳。
幾十年后,楊州終于從當年的死城中恢復了幾分元氣。
老百姓始終是很溫順的。只要能夠過日子,他們就會努力維持生活。陳柯看著這座繁華的州府,想到三藩一返,倘若真的打進楊州府,勢必又要生靈涂炭。
不過這些事情不是陳柯管得了的。
因為有了呂留良和黃梨洲的接待,陳柯他們這次出行終于不再兩眼一摸黑。二位長者帶著他們穿街過巷,來到了一片寬大的府宅之前;陳柯抬眼看時,見上面寫道是“查府”。
“這里想必是查前輩的府上了?”
呂留良笑道:“正是。不過查先生長年在廣冬,和大力將軍商談事務,并不在楊州。我們作為查先生的老友,倒是暫且住在府上,也算是替他看宅子了。”
大力將軍,就是吳寶宇的父親吳六奇。而查先生,便是江南名儒查伊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