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留良和黃梨洲的性格非常隨和,不同于江湖上的那些武夫前輩。請陳柯等人進了府中,呂留良介紹道:“這宅子還是大力將軍出資為查先生修建的。”
陳柯進了府門,發現這座府宅修建得甚是寬大,簡直就是一片小小的園林。陳柯也感慨吳六奇父子當真是有錢,韋小寶更有錢,如此敗壞清庭吏治,不愧是曲線救國的翹楚。
呂留良和黃梨洲請陳柯他們在客廳坐下,便讓下人備飯,安排客房,布置得井井有條。陳柯也從懷中掏出一封書信,離座后雙手呈到了呂留良的手上。
呂留良接過信后,見信封上寫道是“呂兄親啟”,落款為“弟炎武”。果真是顧亭林親筆。折開之后,里面有兩封信紙,密密麻麻的寫明了事情的原委。
看完信后,呂留良又給了黃梨洲看了一遍。之后二人點上燈燭,將信燒了。
這時,飯廳的飯菜已經備好。
呂留良說道:“陳姑娘,有勞你們辛苦來到楊州,到了這里就和到了自己家里一樣。需要安排的事情,顧老已經在信中言明,諸位先放心休息,吃點酒飯解解饑渴!”
陳柯拱手道:“如此多謝二位前輩了。”
呂留良起身親自引路,不由得感慨道:“顧兄的眼光,果真高于我等一籌!若是平西王,平南王,定南王能夠齊心協力,擁戴大漢,也不失為以功折罪。單論江湖勢力與清庭對抗,畢竟薄弱了一點。”
黃梨洲走在一邊,也是點頭稱是:“若是青藏和準葛爾也愿意相助,我大漢復國有望!聽聞那韋小寶也是我大漢的義士,吳賢侄讓韋大人幫忙救人,想必他不會拒絕。”
邊說著,呂留良已請陳柯他們一同到了飯廳。
請陳柯等人用飯時,呂留良自己和黃梨洲在客席相陪。不過文人的家宴,相對也文雅許多,呂留良和黃梨洲細嚼慢咽,陳柯一個“姑娘家”也不好意思大口猛吃。
陳柯坐在一邊吃著飯,邊聽呂留良和黃梨州說話,也沒有去插嘴。他們都是當世鴻儒,陳柯只是江湖上的草莽而已,不會發表拙見讓他們難堪。
不過呂留良這個人,也是大局觀很強的人,并不反對聯合三藩的力量。畢竟靠江湖上的那些莽夫,不可能成就大事,這一點黃梨洲和顧亭林他們也心知肚明。
一想到扯旗造返的陣容,“討虜黔國公”沐劍聲,“護國大元帥”柳大洪,“定國大將軍”蘇岡,“鎮國大將軍”敖彪,“搖頭大將軍”吳立身,外加一個“輔國大將軍”茅十八……
然后帶著一群農民,一路上殲吟擄掠,打下一座州府就稱王。結果你稱王我稱王他稱王,天京事變王殺王……陳柯連忙搖了搖腦袋,不敢再想下去。
呂留良他們可能沒想這么多,但他們支持三藩的心思,肯定比支持那些江湖草寇要大一些。哪怕三藩沒了,他們寧愿去支持韋小寶,也比支持沐王府靠譜。
不多時用完了中飯,已經到了午后。
呂留良和黃梨洲吃了中飯之后,要午睡一會兒。陳柯他們自然識趣不會打擾別人,跟著仆人來到了呂留良為他們安排的客房之中先安頓下來了。
陳柯心中一直記掛著吳寶宇所說的神兵利器,因說道:“老巴,吳老板說這里的關興老街上,能夠買到我要的兵器!大家先在這里歇著,我去看看就回來。”
阿琪也說道:“我也一起去!多久沒和師妹一起逛街了。”眼看救出葛爾丹希望越來越大,阿琪的心情也開朗了許多。
巴朗星倒真有了管家的樣子,只叮囑道:“我留在這里看家,也免得來了消息,呂老先生找不到人。你們早去早回,路上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