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畢比那邊是真的沒辦法淡定,他想到了張昊在麥當勞扣籃大賽的自我介紹的短視頻——訓練籃球時間長達兩年半……
“這家伙真的只用了兩年半就把投籃練到了這個水平?”
原本畢比沒把這句自我介紹當回事兒,不是覺得這話有假,而是壓根沒注意到那句話,但對比十幾天前張昊只是比他強一檔的中投,到現在張昊已經甩開他一大截,這讓他突然就想起了張昊的那句話。
畢比很確定,在麥當勞全明星的時候張昊訓練絕對不是狀態不好,因為他有兩個早上都和張昊一起練,知道張昊十幾天前的水平,但現在仔細一想,當時張昊的訓練就與別人不同,似乎時不時的都會有一些調整。
這是什么樣的自主學習能力?關鍵是現在看來,那些調整都是有效的!
畢比不得不相信張昊真的是訓練時長兩年半的練習生……
不對,是練球兩年半的籃球運動員,而且,畢比覺得張昊之前可能壓根就沒有認真訓練,最近才開始好好練!
這簡直沒天理了!
畢比之前就很困惑,他在麥當勞全明星結束后,特意去查過張昊的資料,能查到的東西不多,如果不去查,畢比還真不知道這個運動能力如此出色、還有一手超強中投的同齡人到底是誰。
通過查到的資料,畢比了解到張昊學習成績很好,卻在申請NCAA一級聯盟學校獎學金時四處碰壁。
于是,畢比腦海中勾畫出了他想象中的張昊的樣子——一個天賦超群但心思放在學習上“浪費”了自己籃球天賦的超級天才,在遭遇大學的不公平對待后,開始努力訓練,然后飛速進步……
腦補最為致命,畢比已經把張昊當成了那種天賦高到自己都害怕的那種人。
張昊這邊,練了5組合計500次投籃后就停下了投籃訓練,開始練無器械腰腹訓練。
雙腳與肩同寬、胯部固定、上身挺直的左右轉動;雙腳與肩同寬、雙手舉起、胯部固定的左右兩側傾斜……等等簡單的運動。
雖然他體力一直都很好,但也沒有做太多消耗體力的訓練,今天早上要進行體測,身體條件肯定也是能否入選最終名單的因素。
哪怕是畢比,身體條件也不差,只是跑跳能力沒那么好,速度、力量、靈活性等方面,畢比絕對是高中生里非常優秀的,技術更是堪比大學生。
他張昊技術單調,除了跑位接球中投,就沒有什么別的強項了,所以體測這一點,他非常重視。
不過練著練著,張昊猛地發現,怎么他們的訓練氛圍更加詭異了?看了下天空,月亮已經快圓了,離農歷月半沒幾天了,這么亮的月亮,大晴天,天氣這么好,張昊卻感覺氣壓格外低……
“對這哥仨來說訓練不應該是很快樂的事情嗎?今兒個咋了?”
……
早點6點半,結束了訓練,張昊一行人回到酒店,回到各自房間,洗了個澡,相約一起去吃早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