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們煩心事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哪怕是科比、畢比這樣早熟的少年也一樣。
到了訓練的時候,他們會因為與張昊的投籃差距,練得更刻苦,但離開球場,還是好少年,這不,吃飯的時候,張昊明顯感覺之前在訓練場的低氣壓沒了。
到了餐廳,他們原本就很受矚目的三人組,多了一個畢比,他們這個小團隊備受矚目!他們進入餐廳,里面的其他高中生都盯著他們,看得張昊毛毛的。
雖然科比也有名,但科比還太小了,16歲,沒有現在直接參選就被視為前十順位熱門的加內特、沒有被視為未來的狀元有力爭奪者的畢比這兩人在高中生籃球運動員心目中的地位高。
在高中生心目中、在媒體的新聞報道里,能與畢比、加內特這兩人相提并論的真正的天才,不是科比,更不是張昊,而是謝里夫-拉希姆,這位約瑟夫惠勒高中的19歲超級天才,同樣被視為未來的狀元大熱門。
這就是張昊的認知偏差了,他一直認為科比是這屆外線中最強的,不僅是因為未來科比成就最高,還有他能查到的高中生籃球運動員的新聞數量,也就加內特能和科比相提并論。
但實際上,科比常常上新聞這種事,其他高中生更多的是不爽,很簡單,不服!
人加內特,是真的高中界無敵了,被拿來和摩西-馬龍做對比,很多天才高中生都認為科比只是有一個會造勢的好爹而已。
張昊,高中生扣籃王,這個頭銜,很多人不服,雖然看了那次扣籃大賽的重播后,他們沒幾個人覺得自己能比張昊扣得好,但就是不服,總有一個他們嘴里的朋友比張昊扣得更好。
科比,家庭環境優越,被視為夾心餅干,這在絕大部分貧民窟長大的黑人球員里很遭嫉妒,一般都是嘴里不屑內心嫉妒。
就連畢比,實際上也很多人不爽他,在球場上噴天噴地噴空氣的噴子,對手、球迷、裁判通通不放過那種。
這三人湊到一塊,確實是人見人妒。
只有漢密爾頓最慘,什么都沒做,出身體育世家的他,從小就接受著良好的教育,為人謙和又低調,平白跟著三人一起遭人妒。
本來,和這樣三位天才坐在一起,作為一個高中生,漢密爾頓表面冷靜內心實則在竊喜,但現在,這般局面……無辜受牽連。
科比和畢比兩人倒是習慣了,張昊對此也沒辦法,還能怎么辦?把扣籃王還回去?怎么可能!愛咋咋滴,再過一個星期,這些人里面的絕大部分人他一輩子都再也遇不到,這么一想,他也不在意了。
他張昊來這里是干什么的?
出風頭的!
只有出風頭,才有可能讓那些大學正視他,既然都準備好了出風頭了,那這樣的情況,張昊希望越多越好!
……
吃完早餐休息了一會兒后,早上8點30分,拉仇恨小分隊一行四人到達舊金山市禮堂球館,一共102位參加訓練營的高中生全部集合。
由比賽球場臨時改動的大型訓練場上,102位來自北美各大高中的天才們換好了訓練服后,來到這里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