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提醒我們,孩子回到家后不要問他們在戰場上遇見了什么。”媽媽邊說邊站起身向廚房走去,看起來已經輕松了不少:“我牢牢的記在心里。”
“威廉”緊跟在媽媽身后,他明白了媽媽這幾年都在靠什么了解自己兒子的信息。
“我們擊退過一個裝甲部隊,我們遭遇過幾次空襲……”
媽媽的手越來越顫抖,“威廉”走上前緊緊握住她的手。
揪心的媽媽,滿臉的心疼,聲音哽咽的說道:“上帝保佑你回來,我的孩子。”
懷里瘦弱的母親,讓“威廉”再也說不出任何話語。
夜幕降臨后,躺在床上的“威廉”輾轉反側,在他身旁的書桌上安安靜靜的躺著一紙文件:
致親愛的羅賓森女士,我們以無比沉痛的心情向您報告,您的愛子威廉已經英勇的為國捐軀
……
隨著一陣飛機的轟鳴聲,畫面一轉又來到了一輛軍用卡車里。
后車箱里分坐兩邊的士兵,氣氛看上去并不友好,其中兩位正激動的互相擠兌對方。
劇情看上去很熟悉,無非還是一隊人馬在營救另一隊人馬的行動中損失慘重,雙方都覺得自己的戰友不該犧牲。
矛盾在不斷升級中,終于在最后一刻,一位“指導員”出現了。
“沒有人會死,我們都會灰頭土臉的回家,我們應該合并成一個連。”
就這樣,這隊合并連在之后幾場艱難的遭遇戰后,緊緊的融合了。
其中兩位士兵的感情融合的最好,他倆總是一邊開槍一邊開腔。
“炮臺轉向了,找掩護。”
“我們都會死在這里。”
“不會,我要回家喝我媽媽煮的茶。我叫威廉,你從哪里來?”這位名叫威廉的小伙子總是一副很開朗的樣子。
“歐文,倫敦。”
“我的媽媽是位盲人,但我非常愛她。”
“回英國后,我要去你家喝茶。”
“如果我死了,答應我,幫我照顧我媽媽。”
“算你走運,我剛好沒有需要照顧的人了。”歐文想都沒想就一口答應了他。
夜晚,周圍全是忽明忽暗的炮火,他倆都知道,這里的生死就是一瞬間的事。
又過了幾天,一場空襲突如其來,合并連的戰士紛紛丟下罐頭,轉臉端起槍又干了起來。
“……”
威廉大聲對歐文喊道:“如果我死了,幫我照顧我媽媽。”
“算你走運,我剛好沒有……”
歐文話還沒說完,一串機槍掃了過來……
硝煙過后,一直低頭躲避炮火的歐文,抬眼看見對面威廉倒下的身體,剛剛還在一起聊天的戰友,現在已經被打成了篩子。
霎那間,他全身僵硬,已經不能再做任何反應,只能任由戰友把他拖離到安全地帶……
這則廣告雖然和范俊西印象中的略有差別,但劇情走向幾乎完全一致。
這就是來自臺灣鬼馬廣告大師羅景壬的作品《時間會看見》。
………………
對不住了各位大佬,謝謝你們還在等我。
無以為報,只能為大家繼續獻上更精彩的廣告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