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鄭一鳴所預計,談判至最終,交易金額為4億,這還是看在金河投資公司購入1000張恒指期貨以及外匯,以穩定股市和匯市的面子上。
日元兌換美元的匯率升至123之后,又開始回落。
“我們真要進入半導體行業?近兩年的行情不好。”等陳清辨一行人走后,鄭一鳴問道。
鄭一鳴的想法,蔡致良也了解,無外乎便是金融和地產。這也能理解,蔡致良在金融市場的一場豪賭,賺下數十億的身家,而對于地產,看看香港最富有的家族,無一不跟房地產有關。但是,地產畢竟有數的,大多數優質的物業,都已經有主了。
“有這個想法。”蔡致良點點頭,道:“我今天只是提個醒,你以后多接觸,游說,順便聯合一些從事半導體研究的教授、學者,大力宣揚半導體對于本港發展的重要意義,讓政府從土地,稅收,貸款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建立一個科技工業園,大力發展半導體產業。”
鄭一鳴道:“這可是需要龐大的資金,風險很高。”
蔡致良笑道:“所以這個科技園應該有我們來開發,如果我們成功了,自然萬事大吉。如果產生巨額的虧損,那我們就申請改變土地用途,這對于天門置業來說,應該不難吧。”
“我明白了。”鄭一鳴這就放心了,如果按照這個規劃的話,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回暖,賠本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等恒隆銀行交接之后,我會邀請一些大學和研究院的專家,研究半導體產業對本港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順便發表一些文章,將半導體產業炒熱。”
蔡致良道:“還是資助他們去臺灣,韓國看看,要讓這些專家看到本港半導體產業整體落后的局面。”
“這方面可以提前聯系。”鄭一鳴點點頭,隨即道:“物業公司的審計已經完成,我等下送到你辦公室。”
鄭一鳴說的事,是蔡致良名下的那家物業公司,也就是蔡氏影業所在的那棟樓,為并入天門置業所作的審計。
蔡致良問道:“有什么問題嗎?”
“有一些。”鄭一鳴沒有多談,他不清楚蔡致良到底是什么看法。
回到公司后,已經臨近中午了,鄭一鳴將審計結果送到蔡致良的辦公司。蔡致良仔細看了一遍,有問題的一共有十八項。思考片刻之后,蔡致良用紅筆劃掉了其中的六項。
“重新整理一份,給王晨銘送過去。”
這算是一次考驗,如果下次審計依舊如此的話,那只有請王晨銘走人了,也太馬虎了。
鄭一鳴接過審計報告,正欲離去之際,又被蔡致良叫住了。
“反正也快到年底了,對明秀報社和蔡氏影業的審計,也一并進行吧。我等下會通知他們,你來約定時間,兩周之內,我要看到結果。”
“我會盡快安排。”
等鄭一鳴離去之后,蔡致良便通知陳強與趙碩,讓他們準備好近兩年的財務報表。趙碩和陳強自然都沒有什么意見,畢竟近兩年的主事人都不是他們兩個。
在蔡致良準備吃午飯時,接到蔡明樂的電話,讓他到四平茶樓一趟。蔡致良想知道什么事情,卻被告知蔡勛也在,讓他盡快過來。
蔡致良一聽蔡勛在四平茶樓,有些詫異,也沒再問什么,與帕塔一同前往九龍那邊的茶樓。
今天的四平茶樓很熱鬧,一樓的大廳里坐滿了人,只是沒人喝茶,而是兩伙人成對峙狀態。
“那邊是誰的人?”蔡致良詢問的高威。
高威道:“是蛇頭李的人,他們想占據這條街,已經跟我們沖突幾次了。”
“我爺爺呢,在跟蛇頭李談判嗎?”蔡致良就有些奇怪了,蔡勛怎么會介入到這件事之中。
“他哪兒有這個資格?”高威冷笑一聲,指著一個穿藍衫的人,道:“那就是蛇頭李。”
蔡致良就更詫異了,指著樓上,問道:“那我爺爺在跟誰談?”
“阿良……”蔡明樂聽到蔡致良的聲音,在二樓招手。
蔡致良上了二樓,竟然意外看見了王志強。上次見面,還是隆昌集團上市那天,都快兩年了,那天蔡明和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