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河投資收購恒隆銀行以后,原來的行長已經離職了,現任行長溫國良是原來的副行長。
齊恒在進入金河投資之前,本就在銀行做事。
“下午好,蔡先生。”
“請坐。”蔡致良指著沙發
“蔡先生,經過5個月的擴張,目前恒隆銀行在本港的分行已經達到25間,基本覆蓋各主要街道……”
這些蔡致良都是知曉的,去年注資7億港幣的時候,便是要求擴建分行,趁著樓市低迷,成本也大為降低。
說完近半年的成績,溫國良話鋒一轉,道:“恒隆銀行雖然規模擴大,但是鑒于知名度不高,大多數分行存在時間較短,加上市民剛經歷股災,更愿意相信匯豐、渣打這樣的大銀行,以至于還未能吸引到市民的存款。另一方面,銀行開展信貸業務,近兩個月已經累計發放貸款2.5億,這已經是極限,如果沒有大筆資金注入的話,恒隆的發展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蔡致良算是聽明白了,這不是來匯報工作的,而是來要錢的。
“我不是已經把明秀報社,亨達貿易的銀行業務都交給恒隆銀行,每個月都是一筆不小的流水,你就沒有額外開發其他公司的業務?”
“明秀報社交給恒隆銀行的業務,僅是工資和績效的發放,但是員工明顯不信任恒隆銀行,每個月一發公司,立馬就取走了。不過等到下半年,隨著恒隆銀行的逐漸穩定,情況會有所好轉的。”說起蔡致良交辦的業務,溫國良便是一陣訴苦,“亨達貿易也一樣,到目前為止業務量也不是很多。恒隆銀行原本是有一些老客戶的,但是隨著去年年底開始的擴張,這些人反而猶疑起來。”
至于為什么猶疑起來,自然是擔心恒隆銀行因為無限制擴張,再次面臨資金鏈斷裂,以致被擠兌面產,這都是有前科的。
蔡致良敲著桌子,思索片刻,問道:“這次需要多少資金?”
“8億……”溫國良說完,可能覺得有些多了,道:“至少6億。”
“你確定是8億,而不是8000萬?”
蔡致良氣笑了,去年除去收購銀行所用的4億,后來又投資了7億,還沒有見到回頭錢,又要投資8億。
“我記得去年9月,銀行就能夠實現盈利。即便是遭遇了股災,這也過去半年了,應該緩過來了,怎么就不見盈利呢?”
溫國良道:“蔡先生,如果恒隆銀行只局限于一隅之地,甘心做一家不入流的小銀行,早就能夠實現盈利了。但是,蔡先生既然去年注資7億,用于擴張,必然是想把銀行做大,如同恒生銀行一般,成為最大的華資銀行。”
口號喊得震天響,又有什么用,蔡致良直接拒絕了,要是恒隆一直只能依靠金河的投資生存,還要溫國良這個行長做什么,更何況這是銀行,融資自是比別處容易些,而且基本的零售業務,還能怪別人不成。
“資金方面,自己想辦法,金河沒有多余的資金,還是多在零售業務方面下點功夫。”
“這是我的職責,您放心。”溫國良道,“還有一件事情……恒隆銀行計劃踏足保險業務。”
蔡致良問道:“申請過拍照了?”
涉及保險業務,需要專門的牌照,不是想做就做的。
溫國良道:“組建一個團隊,需要很長的時間,我建議還是直接收購一家有保險牌照的公司,引進成熟的團隊。”
說來說去,還是一件事情,只不過保險業務也正是蔡致良期望的,如今看來,溫國良已經有了目標。
“做過預算沒有?”
溫國良自然是有準備的,拿出一份文件,遞給蔡致良。
蔡致良拿著文件,大致翻閱了一下,道:“我知道了,有消息通知我。”
溫國良沒有久留,很快便離開了,而蔡致良卻是得思索,這至少5億的資金,從哪里來,這意味著將會打亂原先的計劃。